安康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719776475-GK-2011-37220 发布日期 2011-01-25 16:13
来源
内容概述 安康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分享: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更好地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更有力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凝聚力量。
  ----必须坚持第一要务、产业兴市。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全力推进以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建设,扩张经济总量,改善经济结构,提高质量效益,有效增加和积累社会财富,在加快发展中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
  ----必须坚持生态立市、循环发展。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保护我们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加快经济发展中使安康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统筹兼顾的发展之路。
  ----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城镇承载。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提升城镇和园区承载能力,用城镇化引领农村现代化,用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项目带动。要毫不动摇地把改革开放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不失时机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以扩大开放促进生产要素向安康聚集,以招商引资增强发展整体活力,以项目建设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用改革开放和项目建设的实绩检验我们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过去五年取得的一切成就,归功于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归功于中共安康市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所有关心支持安康发展的各界人士,向驻安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复转军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三、“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是安康由突破发展向跨越发展迈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这一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实现富民强市目标,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诸多新的发展机遇。世界经济总体上在调整中恢复增长。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国家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决心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区问题,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加快建设关天、成渝、北部湾和西三角经济区,为我市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我省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跃升期,省委、省政府更加注重关中创新发展、陕北持续发展、陕南循环发展,支持我市发展新型材料、清洁能源、富硒食品、生物医药、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安康高新开发区、月河川道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建设,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经过多年探索和积累,安康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条件显著改善,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开始跟进全省步伐;未来五年我市依然是全省高速公路、铁路和清洁能源建设的主战场之一,加之我们谋划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加快实施,投资将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将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在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三苦精神、抗洪精神和创卫精神,必将成为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我们在前进的征程上谱写富民强市的新篇章。
  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世界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新的考验。全省经济增长高位运行,关中、陕北、陕南三大板块竞相发展,兄弟市区加快发展的势头强劲,我市跟进全省发展步伐的压力增大。尽管近年来我市经济增长较快,但经济欠发达仍然是基本市情,发展不足依然是最突出的矛盾;发展条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亟待改变;城乡居民收入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的问题还很突出;扩张经济总量和转变发展方式十分紧迫而艰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差,遇事不敢担当,落实工作不力,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差距。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奋力推进安康跨越发展。 共10页 您在第5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109个字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