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乡野依旧寒气逼人,可南宫山下、岚河两岸的农民已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用生机盎然的田野当画板,用辛勤的汗水作颜料,用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闹春图”。
田间地头“碰头会”
“老王,去年咱种魔芋发了财,今年咱碰碰头盘算盘算是否扩大种植规模?”蔺河乡立新村三组农民吕学兵高兴地说。村支部书记王永成是远近闻名的“魔芋书记”,有着20多年的种植经验,村上近600户农民加入了他的魔芋专业合作社,他们常常聚在一块,切磋种植经验。时下,在该县田间地头,总能看到农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块儿,相互交流新经验和新技术,合计今年的好收成。
“护农”打假保春耕
“大爷,您这些化肥是从哪里买的?质量合不合格?我帮您看看。如果有啥问题,要及时向我们反映,拨打12315投诉电话就行了。”在石门镇松林村麦田里,检查农资的工商执法人员向农民解释正确识别农资知识。春耕在即,该县工商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假护农行动,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对全县内农用物资经营部门进行拉网式检查,严防假种子、假冒伪劣农用物资流入市场。
“铁牛”助耕乐农民
走进城关镇茅坪村,几头“铁牛”在田野里忙个不停。村里蔬菜种植大户魏本录高兴地说:“去年我尝试种了8亩大棚蔬菜,获得了丰收,还评上了全镇的产业大户奖。这些农机帮了我大忙。”今年他又承包了10多亩地,靠畜力春耕实在难以承受这么大的劳动强度,他购买了耕整机、手扶拖拉机耕田,轻松多了。眼下,无论走到哪个乡村,都能看到如此火热的春耕场面。
农资直销到“家门”
3月21日,石门镇农资配送站的兰成新装了一车化肥来到三湾村,为村民送农资上门。村民苟兴久笑呵呵地说:“以前买化肥要到镇上去买,现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太方便了。”据兰成新介绍,他们不仅送货上门,而且允许困难农户赊账。春耕以来,该县以县农资公司为龙头,在乡镇建立了15个农资配送站,实行市场化运作,连锁化经营,村民足不出村便可购买到“放心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