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旬阳县乡干部共商十二五发展大计,明晰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三大战略,奋力实现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新跨越,着力推进“六化”进程,建设山清水秀、民富县强、包容开放、和谐稳定的新旬阳。
倾力推进全域城镇化,实现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按照“打造生态太极城,推进三镇一体化,建设安康副中心,实现旬阳县改市”的目标定位,重点抓好“4321”10大项目,即改造太极城阴阳两岛、广场背景街、火车站、党家坝4个组团,开发宋家坪、汉江南、旱坝川3个新区,拓展上渡口至汉江吕河大桥汉江两岸2条娱乐观光带,打造冬青村1个城中休闲度假园林村,努力把大县城建成真正的山水园林城市。力争到“十二五”末三镇一体化的大县城骨架和全域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县城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奋力跨进工业化中期。坚定不移地把工业强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确保“十二五”末县域工业主要指标比“十一五”末翻两番,力争实现“三个100”目标,即力争2011年全县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十二五”末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左右。要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大企业带动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做大做强烟草食品、新型材料、水泥建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制品六大县域支柱工业。
积极推进科教产业化,率先普及12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确保到2014年全县实行12年义务教育。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彻底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力争基本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把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
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力争农民收入过万元。按照“强烟畜、扩芋菜、优姜桑、兴林果、稳粮油”的思路,以四个农业开发区建设为抓手,显著提升全县农业的现代化水平。高质量、规范化建成100万头商品猪基地、10万亩优质烟基地、10万亩黄姜基地、10万亩薯类基地、1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10万亩特色粮油种植基地、10万亩淡水养殖基地、5万亩魔芋基地、2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和100万只特种禽类生态养殖基地等10大农业产业基地,确保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以上,力争过万元。
适时推进服务配套化,积极改善民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旬(阳)—桐(木)高速公路列入“十二五”建设规划,加快330千伏变电站和骨干电网建设,搞好供水管网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益事业、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继续推进环境生态化。继续实施“一江三河”生态建设工程,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坚持不懈地搞好节能减排,积极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双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