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很忙,时刻都像在打仗。
见到的每一个人都行色匆匆。或直奔抢险现场,或部署抢险方案。
一切,都从水的姿态,在安康这座秀色城市里,突然沉沦为混浊状态开始,挨挤着,漫过了一座座房屋,推倒了供给10万余户的电力线路。
那晚,只有雨在不间断地喷泄,粗俗地,在我们心中压上铁一样的重担。
“95598”的电话铃声,不断地捎来线路的伤感剧。暴雨,此刻再不懂情调了,肆虐地宣泄,助长了洪水的猖獗,7月18日,搅乱了所有人的梦,从这天,只看见,没了连线的断杆,浸透了泥沙的户表,在伤心、在呼喊。
东坝黄洋河的河滩上,稀疏的几片从泥沙中钻出来的玉米穗尖,与残断的电杆,歪斜着,展示破败的容颜,拧着劲儿盼着……
王惠民和抢险队员们来了,他们的心,分明在沉沦,水的这端和那端,没有了线路,只有两根孤独的断杆,对视和怅然……
这是怎样的无助啊!齐膝的烂泥,拔不出的脚,敬畏自然的心,此刻,只存在仰视。
必须得去看一眼,那电杆的泪不断惊醒你的小憩,那怕它已被淹没掩埋,被洪水和泥沙冲刷得七零八落。
又有骤雨经过,又有烈日晒过,狂野的急水放肆地攻击着淌河而过的电力抢险队员,他们用世俗的态度拍打着你的执着……
你说,怎能任你宰割?我的意志,是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一根、那一根,连接的电杆,它扎在泥里,也连着我的根。
有一个瘦小的老人,背着暖水瓶,趟过河,双手端起杯,什么也不说。
温热的水,漫上了铁铮汉的眼帘和心尖,号子声响起了,双手擎起了立杆的支架,我在仰望中,找到拍照的最佳位置。
毒辣辣地阳光,在高大雄伟的勇士背上,晕画出一圈圈的斑驳,俄而,凝成盐粒,成为撑满左右双臂闪亮的翅膀。两翅间的力量,托起了一辈子的担当。
盼电的眼神和渴望地询问,弥漫着温和的依存。难忘!
不是为了赞歌,只想把普照大地的光,转换成国家电网人的心意,返还成人人都能品尝到的清香。
暮色渐渐地飘落下来,抢险队员年幼的孩子来电话说,爸爸,天快黑了,我一人在家,我怕……
你抓过电话告诉他,娃儿,没有光明陪伴的孩子会更害怕!!
家是什么?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横七竖八倒在橙黄色抢修车上的汉子都顾不得。
烂泥的腐臭和着方便面的气息,在夜复夜、日继日的坚持中,把信念拉扯成一个永恒的高度,猝然,就会在黑暗里,灿烂出热能、绽放出热气腾腾地光明……
我知道,这一页,马上就要重重地翻过去了。
而你、而你们,依然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周而复始,像钟表一样滴答作响。
你说,那时节,有绿树、有阳光,大家会在温暖中一起品尝,芬……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