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理论调研 > 正文内容

    文明之光耀金州——2010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作者:但丹 时间:2011-02-23 10:37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初春的金州大地,城市里街道整洁、张灯结彩,广场上欢声笑语,机关单位井然有序,居民小区其乐融融,乡村图书室里,坐满了查阅资料,学习农业技术的村民,田野里随处可见翻地起垄,整理大棚的忙碌身影,邻里间谦恭礼让、温馨和蔼成为一幅定格的画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一项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宛如一颗颗火种,汇聚成璀璨的文明之光,释放出无穷活力,照亮汉水之滨、巴山之巅和秦岭脚下,全市300万人民正享受着富裕、文明、和谐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市委书记刘建明去年5月5日专程到市委宣传部就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市长方伟峰多次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进一步推动实施突破发展,构建和谐安康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给力五大创建彰显安康活力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全社会精神风貌的有力载体。
      在城市,通过加强对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社区的指导和管理,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纳入对文明单位的创建考核,并将涉旅行业、商贸流通行业、个体经营户纳入到文明创建体系中来,实现了创建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浓厚社会氛围,现在中心城市和各个县城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管理日益规范、市民素质日益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得到大幅提升。
      在农村,围绕转变农民发展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提出了以屋里、邻里、村里为核心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思路,使全市近200万农村人口达到“知识富脑、科技强身、道德润心”的新境界。现在,当你无论站在白河县的乡镇村组还是旬阳县的田间地头,你感受到的不再是麻将、酒瓶和邻里纷争,一股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标兵、争创和谐家庭的浓浓气息扑面而来,以“和谐文明新村”创建为抓手,以“和谐家庭”创建为细胞,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为目标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让全市广大农村真的变了模样。
      在窗口行业,一场以“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的窗口文明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成为改变各行各业工作方式、服务方式、思维方式的文明之风,拂过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广电、银行、医疗、交通等37个部门。通过在窗口文明示范单位中开展以文明交通志愿者、“为灾区献一策,为灾民帮一事”等为载体的创建活动,各窗口单位全面推行优质规范服务,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和生产经营信誉制,完善便民措施,健全行业道德规范和岗位职责,切实解决了行业服务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充分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风貌和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上,我市26个单位被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仵思桐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