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市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工作,围绕市、县(区)主导产业发展从市、县农技部门和高校选派科技特派员996名,通过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扎实深入村组、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地科技支撑作用,并取得显著成效。汉滨、汉阴、石泉、平利四个县区被批准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示范县区,有5名特派员被省科技厅等八部门联合表彰为2010年度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
建立了利益共同体,加快了科技进步与创新。特派员通过自身创办、领办企业或者通过资金入股、技术承包、租赁经营、直接投资等方式,与企业、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105个,引进、推广新品种185个、新技术93个。科技特派员既是经济实体的所有者,也是经营者,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加快了科技进步与创新。平利县有16名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入股、共同投资兴办企业、建立示范基地等多种服务模式与农户、与基地、与企业结成了不同形式利益共同体,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高效利用,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科技特派员当年获利30余万元,实现了多方互利共赢。
加强了科技培训,造就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全市共建立科技特派员培育机构19个,2010年培训科技特派员1436人次。通过科技特派员培训农民近23.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2.06万份。培养出了一批乡土人才能人大户,使一大批农民掌握了农业实用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农户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的意识明显增强,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岚皋县通过培训与现场指导为农村培养 “土专家”75名。
转变了经营模式,助推了“一村一品”发展。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民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同时为农民发展产业提供了相关的市场信息,使他们发展的信心足了,积极性高了,在经营方式上一改过去的小打小闹,增加了投入,迅速扩大了经营规模,助推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汉滨区特派员陈恒,包抓五里镇刘营村科学养蚕,大力推广密植高产桑园、省力化蚕台、方格簇具、多批次养蚕等先进技术,使全村从去年桑园面积1100亩增到今年1400亩,由去年养蚕800张增到今年1520张,由去年张产70斤增到今年85斤,一举成为全区蚕桑产业大村。
培育了示范典型,带动区域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80多个,目标农户增收在20%以上,辐射带动7万农户增收在10%以上。汉滨区通过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全区建立了2个科技示范乡镇,10个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示范基地,5个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5个千亩以上的优质水稻示范基地。派科技特派员成功创办科技示范企业和建立示范基地等,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实现了建立一个示范点(基地)带动一大片、一批科技特派员带动一项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科技特派员依托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建立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民营农业科研机构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112个,发展会员8988个,开展技术服务,拓宽销售渠道,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锻炼了科技人员,密切了干群关系。全市近千名科技人员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创新、创业,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手把手地开展各项科技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想干不会干”而科技干部“会干没有条件干”的矛盾问题。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31个,年项目总投资达18658万元,实现利润10381万元,特派员当年获利321万元。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工作的深入开展,构建了科技服务的新体系,形成了“实现科技入户、特色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锻炼提高技术队伍、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多赢态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