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突出“三个结合”,自觉把创先争优的目标要求融于科协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有抓手、有载体,扎实有效开展。
一、将创先争优活动与推进重点业务工作相结合,努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引领重点业务工作开展,努力在工作推进中争创一流业绩。一是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主线,精心抓好“科技之春”等品牌科普节目。去年在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中,市科协大胆创新,主动与市移动分公司、安康学院等单位合作,联手策划组织举办启动仪式,市上四大家领导及26个市直单位负责人亲临现场,参加领导规格之高、参与部门数量之多,活动气氛之热烈均创历史记录。整个“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期间,全市共实施重点示范项目122个,市县乡参与单位达到433个,参与科技工作者达到9600人,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18次,开展技术培训2400场,培训农民12万人次,举行各类报告会17场,举办青少年科技活动20项,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宣传氛围,赢得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好评。二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强力推进科普惠农工作。坚持把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作为科协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科普惠农项目的争取力度。去年全市共争取中省科普惠农项目资金313万元,争取资金额度居全省十一个地市之首。推荐岚皋县高桥乡魔芋协会等11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平利县普济寺村绞股蓝等3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名科普带头人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获表彰项目数量居全省地市级乃至全西北第一,连续三年实现翻番。截至目前,科普惠农项目已覆盖全市各县区,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以繁荣学术发展为导向,着力加强学会工作。去年以来,组织市级各学会围绕最新科技前沿和先进实用技术深入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综合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大力提高各个学科发展水平。组织涉农学会,围绕农村主导产业发展,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宣传、科技培训活动,帮助农民掌握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优秀科技人员培育选拔和举荐表彰工作。去年经过努力,将原由市科协、市人事局两家联合开展的优秀自然科学论文评选表彰工作,从第十届起升格为市人民政府进行表彰,在全市科技界产生了强烈反响,极大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将创先争优活动与配合完成中心工作相结合,积极打造对外良好形象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配合完成中心工作中奋勇争先,积极打造科协机关对外良好形象。去年在抗击“7.18”特大暴雨洪灾中,市科协及时组织发动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人员全力抓好以灾害避险和疫病防治为主题的应急科普宣传工作。组织编印《抗洪救灾科普知识读本》5000册火速送到灾区,主动联系安康移动、联通、电信分公司发布抗洪救灾科普短信3条,100余万人收看,为提高群众抗灾自救意识和能力,确保自身安全铸就了一道科学防线,为全市夺取抗洪救灾斗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9月下旬,针对全市“双创”工作冲刺达标需要,市科协积极发挥职能,及时与市双创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双创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技团体、科技工作者作用的通知》,在《安康日报》向全市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发出《投身双创冲刺达标,共建美好和谐家园》的倡议书;组织编印了5000册《人活百岁不是梦》--健康教育科普知识读本,发放到社会各界群众手中;深入城市社区、城中村组织开展科普知识讲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市科协主动支持配合“双创”工作的做法,得到了来安调研工作的省科协主要领导的肯定和市双创办的高度评价。
三、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科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优秀法医刘传品、抗洪救灾英雄杨宗兴、龚太华、温光旭等身边先进典型的事迹,教育引导科协机关干部学先进、赶先进,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奋发进取、争创一流,始终以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以务实的作风推动工作,自觉在本职岗位上争先进、创优秀,机关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为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