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宁陕 > 正文内容

    宁陕:“五大民生工程”唱响创先争优“和谐曲”

    作者:王东 时间:2011-03-14 15:42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宁陕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创先争优为抓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教育、医疗、文化、就业、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闲有所乐、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实施教育振兴工程,让孩子“学有所教”。五年改扩建校舍5.8万平方米,建立了百万教育基金,完成了初高中分离办学,落实了“两免一补”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率先在国家贫困县实施了“营养计划”,全市第一个实现了“蛋奶工程”全覆盖,全省第四个启动了高中阶段免费教育,高中入学率提高到90.1%,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去年,“双高普九”扎实推进,“普实”顺利通过验收,高考二本以上上线147人,宁中、职中、宁小等校建工程陆续完成,为学校配备了32名专职保安。
      实施“就业工程”,让群众“劳有所得”。去年免费培训3000余人,新增城镇就业6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针对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竞争力不强的实际,县委、县政府通过个性化职业技能培训、安排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岗位、发展多种就业形式等有效措施,为各类“零就业家庭”量身订做就业岗位,五年来已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799人。同时,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仅去年就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余人,实现收入2.1亿元。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让群众“闲有所乐”。积极构建城乡公共文化三级服务体系,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了集县城居民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身的滨河公园、环山公园和体育场;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新建了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0个农家书屋;发放“村村通”设备5250套,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成立了宁陕作协,成功召开了文化兴县研讨会;积极开展送戏和送电影下乡活动,给农民群众送去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实施健康工程,让群众“病有所医”。完成了县医院、13所乡镇卫生院和98个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省市前列,顺利实施了药品“三统一”,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和县镇、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试点,“9+1”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目前,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6万余人,参合率98%以上,参保率连续四年全市第一。同时有6407名城镇居民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
      实施安居工程,让群众“住有所居”。为了让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五年来,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分期分批新建了500套廉租房,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目前近500户城镇低保户已搬进洁净、明亮的廉租房,告别了低矮破旧的民房。去年,全县又新修廉租房7500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460户,新建限价商品房2万平方米。灾后重建进展顺利,完成灾民建房255户,危房修缮440户。启动了农民进城定居试点,当年有1029位农民进城入镇定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琼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