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根据党组织和党员实际,结合全县工作大局,采取有力措施抓实抓好创先争优新一轮公开承诺工作,确保实现全县所有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工作全覆盖。目前,全县有个党527组织承诺事项1524余项,10769名党员承诺事项8241余项。
三个结合,拟定承诺事项。年初,各级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认真总结2010年公开承诺及履诺情况,查找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确定努力方向,要求做到三个结合作好2011年的公开承诺工作。一是切实与全县中心工作结合。根据岗位特点,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结合全县今年五项重点工作开展公开承诺活动。这五项重点工作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确保全年工业增加值10.8亿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茶、畜、桑”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强村大户战略,扩大业主经营,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全力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15%以上;提升生态旅游水平;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围绕“一城、十镇、百村、三十个社区”的城乡布局,加快县城、集镇、新农村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高度重视民生,着力解决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等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在参与全县中心工作中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切实与换届选举工作相结合。今年是换届选举工作年,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及纪检组织干部郑重承诺坚决贯彻执行换届工作纪律,动员参与民主测评、民主推荐、考察谈话等环节工作的党员,承诺以实际行动确保换届风清气正,形成人人为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创先争优的氛围。三是切实与群众要求期盼相结合。认真梳理民主生活会、民主测评、行风评议等渠道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把解决群众的困难、回应群众的期盼作为承诺的重要内容,使创先争优体现为人服务,让群众得实惠。
严格把关,审核承诺事项。为防止公开承诺活动走过场流于形式,各级党组织层层把关,严格审诺。一是党员互相审诺。由工作职责相近或居住在同一小区的党员,利用熟悉对方工作职责、能力的优势,互相审议承诺内容,主要看是否认真对待承诺、承诺是否切合岗位实际等,提出建议,完善承诺。二是分管领导审诺。党员互评后,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将自己的承诺交分管领导,农村、社区党员相关负责人审诺,看承诺内容是否符合“五个好”标准、是否体现先进性、是否切实可行等,并一一谈话,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三是党组织审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承诺、党支部班子对党员的承诺,以会议形式,并邀请群众代表进行严格审议,主要看是否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及单位工作大局来承诺,是否符合群众的期盼,对不符合要求的,督促及时完善。在层层把关审核中,党组织、党员共提出修改意见6000余条,对敷衍塞责的32名党员,责令其重新承诺,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多种形式,及时公开承诺。承诺事项确定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集中填写党组织及党员《公开承诺书》,在报党组织审查备案和自己留存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公开。一是在县内媒体公开。各党委(组)、承担较多职能的党支部及各单位党政“一把手”的承诺,是公开承诺活动的重点,也是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都密切关注的焦点。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要求将这些承诺内容在县电视台上公开,并公开工作措施及完成期限。二是在互联网络公开。窗口单位、服务型单位及有网上业务单位的党组织及党员承诺内容,要求和单位职责、工作人员岗位情况一同在平利政府网、平利党建网或局域网、内部网上公开,方便群众了解相关情况,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在党务栏公开。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承诺都要在本单位的党务栏张贴公开承诺书向群众公布,或制作固定承诺公示牌,接受服务对象,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促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扎实履诺,推进创先争优深入开展。
加强监督,确保承诺落到实处。公开承诺工作涉及面广,对象情况各异,平利县加强监督工作,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扎实有效地参与承诺工作。一是领导督查。县领导根据分工安排,通过下基层调研、指导检查工作等方式督促挂点联系乡镇和分管单位、部门的做好公开承诺工作。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深入活动联系点,指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承诺,及时公开承诺事项。二是组织监督。县委创先争优活动督查指导组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还没有开展承诺的限时承诺,对还没有公开承诺的要求及时公开。各党委(组)对下属党组织及党员,特别是农村和社区无职党员、老党员及流动党组织、流动党员的公开承诺工作进行督查,确保每个党组及每名党员都参与。三是群众监督。向全县群众发出倡议,请他们监督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并及时向县委创先争优办反映。对没有开展承诺或应付承诺的党组织及党员,在全县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按要求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