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县“乡土人才”工作掠影

    作者:朱晨晨 时间:2011-04-12 16:47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平利县积极培育 “三大主导产业”技能人才,努力搭建“乡土人才”作用发挥平台,为扎实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掠影一:搭建聚才平台,垒就人才高地。

      春风送暖,万物欣荣。平利县长安镇“乡土能人”培训基地现场,彩球飘扬,花团锦簇,由该县组织部、总工会和茶业局联合举办的茶饮产业提技能创名牌竞赛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全县150余名茶叶专家、技术人员、茶叶加工企业、茶饮产业大户参加了仪式。此次活动拉开了 “百名专家基层行,服务发展建新功”活动的序幕,通过技能展示、岗位练兵、交流互鉴,进一步提升了“乡土人才”服务经济的本领和能力。茶饮产业大户鄢功勋说:“通过与专家、企业、大户进行技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学到很多知识,对提高我们的茶叶标准化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很大帮助,我们一定会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为家乡多做贡献”。

    掠影二:整合资源抓培训,强化技能促发展

      初春和煦阳光照耀在茶韵飘香的女娲故里,秀翠欲滴的山峦上密密成荫的树枝早已孕育着浓浓的气息。春日的一大早,平利县女娲银峰茶叶有限公司会议室座无虚席,来自全县的百余名产业大户早早地赶到这里,正在倾听着茶叶技术专家精彩授课,大家时而做着笔记,时而低头思考,时而互相讨论,培训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学教氛围,这是该县精品茶制作技术培训现场的一个掠影,也是该县坚持把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用好人才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抓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把培育乡土人才作为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托党校、农广校、就业培训中心等机构,围绕茶饮、畜牧、蚕桑主导产业,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派出学习、跟踪服务等方式,先后实施了“千名技能人才培训”、“人才超市”等工程,仅2010年举办新农村建设、茶饮产业、外出务工知识、乡村旅游开发等各级各类培训班次178场、培训人次达万余,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据了解,此次专家授课完毕后,还将结合“流动技校”活动,抽调茶叶专技干部,分赴各基地乡镇开展培训,按需送教上门、流动现场指导名优茶制作,并提取参赛茶样编码后由省、市知名茶叶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审,进一步提升指导服务质量。

    掠影三:“技能比武”激活力,独辟蹊径育人才

      茶香飘四野,芬芳入万家,在长安镇高峰村女娲茶庄大院子中,一字排开的几口手工制茶电炒锅前,制茶能手在茶叶专技干部的指导下,娴熟的“抖、拉、抛、甩、扣”制茶手法把适量的鲜叶从杀青、理条、做形、烘干再到冲泡,仅用了一个多小时,汤色嫩明亮绿、叶底嫩绿的女娲银峰茶展示出制茶能手手工制出茶叶的品质,前来参加竞赛活动的茶叶户,不时为制茶能手精湛的技艺而喝彩,这是来自茶饮产业基地乡镇的制茶能手代表通过现场制茶进行的“技能比武”活动。

      近年来,该县不断灵活人才培养途径,创新人才发展模式,将“技能比武”活动纳入乡土人才跟踪培训范围,先后举办了“凤凰杯”茶艺大赛、烹饪培训技能比武大赛、“提素质、比奉献、促发展”技能竞赛等多项技能比武活动,对评比的优秀能人除给予现金重奖外,在其产业发展和技能培训上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通过激励创优扶持优选,全面盘活了人才资源,激活了人才培育 “链条”,形成了人才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本次获优胜奖的手工制茶能手胡秀华深有感触地说:“瀑布的壮美是因为水流的落差,有差距才能产生能量,这次竞赛对我启示很大,今后我要把次学到的技术都运用到实践生产,为家乡的茶饮产业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据了解,该县通过倾力为人才发展创造条件,先后涌现了洪善存、殷刚、田珍、覃春兰……为代表的3895名乡土人才队伍,成为带动全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仅茶饮产业一项实现产值达3.1亿元,被中国茶叶研究所和茶叶协会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