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变短期“充电”为长期培训,变课堂学习为网上自学,变走去学习为送学上门,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
“县校合作”创新培训模式。先后与长安大学、陕西建筑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签订县校共建协议,建立在职干部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关系,探索推行“定向委培、科技研发、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3所高校在旬阳设立国民教育教学点,先后开办水利工程技术、临床医学、公共事业管理等4个3至5年制培训班,326名干部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培训班学习。结合工业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与8所院校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人才交流培训合作,选派300多名职工到高校进行脱产培训。
远程教育开设“网上课堂”。充分利用全县347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组织党员群众进行点播式、交互式和现场直播式教育,形成了“网上课堂”。在县党建网开设远程教育频道,建立远程教育基地,组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兼职干部队、终端站点管理队和技术服务队“三支”队伍,为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发布致富信息,提供维权服务,有效发挥了远程教育平台作用。铜钱关乡孙家坡村三组党员牟飞,通过远程教育掌握了林下养鸡技术,投资50万元建起了规范化的林下养鸡场,并带动200余户村民联合养鸡,成为享誉一方的养鸡土专家。通过远教课堂学习收看,全县共有2500多户农民找到了发家致富的好项目。
科技下乡开展送学上门。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月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联合人劳局、科技局、卫生局等30余个单位现场向群众免费发放了宣传画册、传单、药品、实用技术等资料20余万份。开展送技能、送岗位、送培训“春风行动”,将培训班办到创业人员家门口。以宣传月活动“唱响科普主旋律”,提升广大群众节能减排、低能低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疾病预防、应急避险等方面意识,丰富了群众科技科普知识。
技能培训实现免费“加餐”。每年集中1200万元资金,开展人人技能培训工程。7631名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外出创业实现了“劳力型”向“智力型”转变,已独立开办能吸纳就业人员50人以上、产值过百万的公司386家。立足农村支柱产业发展要求,组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王院村组织35名烤烟能手,在汉滨区、吕河镇发展烤烟2000亩,带动1200多户发展产业。全县选拔培养各类实用技术致富带头人3629名,已有2243人成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和村组干部,发挥了乡土人才的引领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