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要求,我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严格审核,顺利完成了2010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工作任务。本年度应接受年检事业单位法人1405个,合格1305个,逾期年检100个,合格率93%。
领导重视,登记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市编委领导对登记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以市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单设了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确定为副县级规格,核定编制4名,安排了办公场所,配备了工作人员和办公设备;要求各县区编委办在改革中单独设立登记管理机构,并抓紧落实编制和人员,积极组织开展年检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落实,为顺利推进法人年检和各项登记管理工作提供了体制和人力保障。
周密布置,落实年检工作任务。一是及早安排。年初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的通知》,对事业单位年检的范围、时间、内容、程序及工作要求等进行了明确,重申了工作纪律,要求切实抓好工作落实。二是广泛宣传。通过网络告知、电话联系、当面沟通等方式,向事业单位宣传年检有关事项,确保年检要求传达到每个事业单位法人。
摸清底子,夯实年检工作基础。一是对市直已办理登记手续的事业单位档案资料进行逐一开卷整理,仔细查阅,详细记录,全面掌握市级事业单位登记底数。二是对照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事业单位“八定”方案、《机构编制资料汇编》等工作资料,对市直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梳理,详细核实统计各事业单位的名称、规格、编制人员、单位住址等情况,并按照参加登记和年检情况进行归类,制作了《市直事业单位花名册》,并根据统计情况进行了工作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强化管理的对策建议。三是明确市直部门排序,规范名称。对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对号入座,对事业单位进行了有序归类,明确了各事业单位的举办单位和归口关系,起草印发了《关于规范市级机构序列名称及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
严格程序,确保年检工作质量。一是年检前集中变更登记。市政府机构改革后多部门机构调整、名称变更等原因,法人事业单位登记信息变化较大。为此,及时摸清情况,主动沟通联系,集中对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按程序进行了变更登记,颁发了新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二是严格年检材料审核。严格按照《条例》和《细则》规定,规范了办理程序,对事业单位名称、人员编制、资金来源、办公场所、业务开展、证书使用等内容逐项审核,确保表格填写规范,材料齐全有效,登记事项不遗漏。在受理过程中,对一些经过初审不合格的事业单位,通过现场指导或电话告知等方式进行纠正和督促完善,保证年检的合格率。三是加强实地调研。为确保事业单位登记事项落实到位,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到部分法人事业单位开展“认门、认人、查事”活动,听取法人代表汇报,查看办公场所和业务开展情况,力求年度报告和登记事项符合实际。
加强督导,促进县区年检顺利完成。由于年检时间正逢县区政府机构改革,为确保县区按时完成年检任务,加强了对县区年工作检督促指导。一是要求各登记机关在年检工作中严格按照《条例》和《通知》要求,落实工作程序,认真受理审核。二是坚持每月与县区负责登记工作的领导或经办人员通一次电话,了解进度,解决疑难,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完成年检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