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十一五”全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情况回眸

    给力安康 推动创新

    作者:李金盆 毛海霞 时间:2011-04-28 08:08 来源:市科技局 字号: 打印

      阳晨牧业、秦东魔芋、恒源生物、盘龙茶业……这些都是我市各项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带头大哥”,他们担负着带领安康的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的重任,而这些企业发展的每一步也在带动着我市特色产业的进步和创新。
      “十一五”期间,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扶持下,这些龙头企业在自身得到迅速壮大的同时,也为我市优势特色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区域经济的突破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的支持。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省科技厅、财政厅共安排我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67个,其中2006年13个,2007年16个,2008年11个,2009年15个,2010年12个,累计资助专项资金3810万元,项目涉及富硒资源开发、现代农业、能源化工、矿产开发、生物医药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重要领域。目前已有35个项目结题并通过验收,其余32个正在实施的项目进展良好,全部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2010年度实现新增产值221147.3万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我市在富硒食品、畜牧、蚕桑、茶叶、魔芋、绞股蓝、食用菌等领域,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3项、申报专利60余项,企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我市经济社会突破发展提供了有力地科技支持。

    解决了龙头企业难舞之忧

      “一项产业的发展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这早已是业界的共识。在我市正强力推进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龙头企业的引领对于各项优势特色产业蓄势待发的形势更显得弥足珍贵。好钢用在刀刃上,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支持企业发展上找到了最佳切入点。将宝贵的资金投入到企业最有特色、发展前景最好的科技创新项目上,从而一举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进而实现优势产业的突破发展。
      有这样一组金灿灿的成果可以佐证。 “十一五”期间,我市畜牧产业有8个项目获得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使我市畜牧产业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目前,全市生猪良种普及率达到80%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涌现出阳晨牧业、秦龙公司、“美味佳”腊肉等龙头企业和品牌。
      紫阳县盘龙天然茶业有限公司在专项资金的带动下率先在省内建立了茶叶清洁化生产试点,探索形成茶叶清洁化生产的最佳工艺流程线路、方案和模式,拟定了从茶园到销售全程清洁化生产的关键应用技术,不仅确保了茶叶生产的质量安全,而且对于大幅提升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秦东魔芋食品有限公司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形成了15000亩魔芋标准化基地,建设了年产1000吨魔芋葡甘聚糖的生产线和年产6000吨魔芋系列食品生产线,研制开发出魔芋刺五加胶囊和魔芋膳食纤维胶囊2个高端保健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从而带动了汉滨区魔芋种植面积达4万亩,产品远销日本、南韩、俄罗斯等5个国家和地区。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560万元,净利润860.76万元,创汇221万美元,对于推动魔芋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较大的引领带动作用。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都彰显着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对于安康主导产业发展进步的特殊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