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先导,以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核心,以加强基层组织为保障,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一、统筹兼顾聚合力,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创先争优
创先争优活动只有与突出中心工作、解决重点问题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才能推动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围绕工业园区抓扩张。创新建园理念、办园模式、融资方式和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力争把月河工业园区打造成为陕南县域政策最优、环境最优、服务最优的工业聚集区,不断提升园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按照“区域布局、做强已有、拉长链条、集群发展”的思路,以建设科技产业聚集区、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区、富硒农副产品加工聚集区为依托,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放活一切可以放活的要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企业帮扶,引导企业树立质量意识,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努力把新型建材 、轻装制造、食品加工、纺织化工打造为四大支柱工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达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5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22亿元,实现发展工业、带动农业、扩大就业的“三赢”目标。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围绕现代农业增效益。抓住省市支持月河川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机遇,以月河川道和浅丘山区为重点,实施“1125”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即一园(以富硒农畜食品加工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一长廊(月河生态绿色长廊)、两基地(生猪及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富硒农产品基地)、五景区(油菜花海、精品果园、生态茶庄、月色荷塘和花乡农居),同步做大龙头、做强市场、做优品牌,努力把月河川道打造成为农业发展的“第一车间”和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在南北两山重点抓好魔芋、茶叶、核桃、杏鲍菇等基地建设,扶持壮大林下养鸡,推动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精心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围绕特色资源做文章。充分发挥汉阴历史文化悠久、特色小吃荟萃、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深挖抱瓮之乡、三沈故里文化内涵,提升宣传水平,加快凤凰山森林公园、明清万亩古梯田开发进度,加大龙岗生态公园、龙寨沟奇石景点建设力度,培育精品线路和景区,让山水与文化融合,人文与景点融合,倾力打造生态休闲游、农业观光游、历史文化游三大旅游板块。同时,着力提升一批宾馆服务档次、一批农家乐接待档次、一批富硒小吃经营档次,努力增加旅游亮点。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围绕城乡共建增后劲。继续实施县城“东扩西延”战略,着力抓好北城街延伸、凤凰大道改造、县城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市政工程建设,搞好城市绿化美化,加速推进凤凰大道沿线村组道路、管网建设,不断拉大县城骨架,提升县城承载力。按照“功能配套、各具特色、辐射带动”的要求,加强涧池、蒲溪、平梁、漩涡、汉阳、铁佛寺等重点集镇建设,完善乡镇文、体、卫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中心集镇辐射力。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高点规划,捆绑资金,强力推进36个新农村示范村、95个扶贫重点村和8个特困村建设,扎实开展拆迁安置点建设,精心打造一批生态优美村。形成以城带镇、以镇促村、村社共建、梯度推进的建设格局。
二、强化措施保稳定,努力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创先争优
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既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又是百姓的普遍追求和期盼,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保障社会稳定,必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引导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不断夯实维稳“第一责任”。深入推进“平安汉阴”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乡镇政法、综治网络建设,构筑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法组织为骨干、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的维稳工作格局。深入持久开展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清理整顿网吧等专项整治,大力整治赌博、封建迷信、邪教等扰乱社会秩序的不法行为。保障社会稳定,必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十二五”时期,既是汉阴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各类矛盾的“凸显期”。 创新并完善经常排查、归口办理和联动调处、领导包案、重点信访对象稳控、依法处理、督查考核、责任倒查、事前防范、困难群众救助等信访工作九项机制,积极推行领导接访和专案约访、干部下访活动,建立镇村信访、综治、司法、调解“四位一体”网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保障社会稳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工作。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继续深化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和治理。以临战的姿态做好各类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预警,突出沿江(河)集镇、危房校舍、病险库塘、走山滑坡四个重点,提前制定防灾预案,全面落实“预警到户、乡自为战、责任包干”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