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以下四个方面全面加强疾病控制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各级疾控机构的职责和任务。通知分别对市、县区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村卫生室或村级防保员应承担的职责任务进行了细划,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都必须履行各自在疾控工作中的社会义务,市县区疾控机构一律不得开办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实体、门诊部、诊所、治疗中心等。 二是要加强疾控能力建设。全面加快疾控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疾控人员,优化队伍结构,完善培训机制,加强疾控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三是要落实疾控保障措施。落实人员工资,落实业务经费,落实村级防保员报酬。 四是要加强对疾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疾控工作责任制管理,落实政府领导包抓计划免疫制度,完善卫生部门分片包抓疾控工作责任制,建立考核机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疾控工作。
市政府提出优化疾控队伍结构政策
安康市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人事、卫生部门要把好疾控人员准入关。对非专业人员或不宜从事疾控工作的人员,必须下岗分流;对年龄较大、知识老化的人员可实行提前离岗退养;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专业人员要调整岗位;不再招收编制内工勤人员,所需工勤人员一律面向社会聘用;杜绝非专业人员进入疾控中心和防保站;市、县区疾控中心可以吸收一批公共卫生等专业专科以上技术人员和高级疾控人员,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必须具有卫生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市政府对疾控人员培训提出要求
安康市人民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市县区疾控中心负责人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周;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两周,每两年必须参加一次一个月以上的培训;按分级培训的原则,市疾控中心负责县区疾控中心的人员技术培训,每年必须培训一次;县区疾控中心必须保证乡镇和村级防保人员每年轮训一次。
市政府进一步明确疾控工作经费保障政策
市政府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增加对疾控工作的经费投入。规定一是要落实人员工资。市、县区疾控中心人员工资由同级财政实行全额预算;乡镇卫生院防保站人员工资由县区财政全额划拨到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经考核后及时发放;二是要落实业务经费。各级疾控机构和乡镇防保站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冷链运转、疫苗接种、维修等费用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疾控机构开展传染病管理和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和处理,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等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支付;市、县区疾控中心业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同级政府关于事业费收入的管理规定返还;落实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三是要落实村级防保人员报酬。村级人员报酬按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的标准,由县级财政预算安排,经县区卫生局考核后及时发放。
市政府明确加强对疾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措施
安康市政府发出通知,要求从三个方面加强对疾控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完善县(区)长包抓乡(镇)计划免疫工作,实行疾控工作定期汇报制度;将疾控工作纳入对下一级政府和同级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指标,同经济社会重点指标一并安排部署、考核奖惩;建立计划免疫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实行疾控管理责任制,完善监督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疾控工作的督促检查、明察暗访、考核管理等,落实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防治等分片包抓责任制;强化疾控体系逐级考核管理职能,实行工资待遇与工作业绩挂钩;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依法维护疾控工作秩序。 三是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疾控工作。宣传、新闻、发改、财政、编制、人事、教育、农业、民政、计生、劳动保障、公安、妇联等部门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白河下狠功夫筑牢农村预防保健网底
为确保农村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工作的高效运行,维护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白河县下狠功夫抓村级预防保健网络建设,今年,一是把村级防保人员待遇纳入县财政预算,按每年人均600元的标准,落实了村防保人员待遇;二是对300余名乡村医生进行了为期15天的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三是启动村级卫生室达标创建工作,计划3年内全县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四是与村防保员签订了公共卫生工作责任书,实行目标量化管理,严格考核兑现。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