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汉阴4000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作者:赵建祥 时间:2011-06-15 14:52 来源:汉阴县农业局 字号: 打印

      时值盛夏。一群忙碌的身影,在葡萄园内除草、打顶,在设施大棚里去芽、摘果,养殖场中也有她们喂食、扫圈……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他们仍在殷勤地劳作着。他们有一个时髦的称呼“产业工人”。
      端午节,来到农人公司瓜果基地,他们正在忙碌着摘瓜、分类装箱、贴商标,像工厂里的流水生产线一样井井有条,不时传来朗朗笑声。
      谈起农民工,该公司负责人告诉我,公司长年固定雇工9人,忙时雇临时工多达50余人。虽然现在每天早上打开门,就有3000多元工资要付,但是工人干活卖力,吃得了苦,是公司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工人”。
      她们的工作环境如何?又有什么样的待遇呢?带着问题我驱车前行。
      临近中午,赶到绿硒公司。妇女们手拿草帽,在阴凉处歇息,我凑上去,拉起家常来。
      九个人大多数不善言语,其中一位名叫张晓菊的和我谈的很投机。
      交谈中得知,她家5口人,有一亩五分多地,其中一亩多租给公司20年,每年9月公司付地租 (以每亩700斤水稻折市场价),去年拿到今年地租900多元。同时,公司实行8小时工作制,上“两头”班回避中午高温,月工资1000元,还要求统一签雇佣合同,他们犹豫暂时没签。因为她家离的近有老娘做饭,所以每月有200元生活补助。这样既照顾了家中老小,一年还有万余元收入,比种粮划算。
      绿硒公司负责人在介绍公司发展计划时说:“目前公司的礼品蔬菜市场反馈很好,我们信心十足,正筹备扩建200多亩设施蔬菜基地,用工量会越来越多,已经与县人社局联系,就近招收富余农民工。”
      另据了解,近年来,该县统筹城乡现代农业园区和工业园区发展,打造产业集聚区,通过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推进产业发展。仅去年培训45期6380人次,已有4019人在县内的87家工农企业实现就业,就业率达6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广娟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