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走进安康>游在安康>住在安康 > 正文内容

    一件蓑衣

    作者:刘贵成 时间:2011-07-20 10:31 来源: 字号: 打印

      春雨绵绵的早晨,薄雾从山间漫起,绿树含烟,村庄半暗,我临窗观雨,痴痴地看着雨滴敲打着地坎惹眼的桃花、杏花,忽而就想起了父亲当年穿的那件蓑衣。
      那是一件用龙须草制成的蓑衣,宽大厚重,形似防风御寒的披风。两条细带系在脖下,背上布满缕缕草须,底边的衣摆像绵羊尾巴,雨水落下,细流如帘。父亲频穿蓑衣的日子,总是集中在农时季节。
      春季,父亲穿着它,冒雨耙田,那山沟里的雷公田就会变成明镜的平湖,就会有夜晚的蛙声,绿色的浪涛,金色的收获;夏季,父亲穿着它冒雨插红苕,那山地里就会有绿色的被子,圆溜溜的果实,甜丝丝热呼呼的享受;秋季,父亲穿着它,冒雨栽油菜,那乡村就会有绿色的方阵,醉人的花香,希望的收获……
      有一天,我站在村口等父亲回家,暮雨里,父亲踏着泥泞疾步走来,头戴大斗笠,,一只手握着锄头,另一只手握着锄把,把背上的蓑衣撑得像一张巨大的羽翼,犹如苍鹰伸开的翅膀。及至走近,颇像江湖侠士,英俊洒脱,威风极了。此时,我被蓑衣的魅力迷住了,回到家里,我央求母亲也让我披披蓑衣,母亲笑了,取过挂在墙上的蓑衣,给我披上了。我没想到父亲穿起来威武干练的蓑衣,披在我身上却像钻进了一个圆桶,潮湿而笨重,并有浓浓汗酸味,我忙呼母亲帮我脱下蓑衣,再看脚下,已有一个水湿的圆圈圈了自己。
      上学以后,读唐人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还有苏轼《定风波》中的一句千古绝唱,“一蓑烟雨任平生”,心中总是流淌着感动,让我回想那个雨中的场景,想起了父亲一蓑烟雨劳苦终生的往事。
      面对眼前的风雨,荒凉凋敝的家园,我很想有件父亲或苏轼那样的蓑衣,但拙朴的蓑衣已踪迹难觅。若真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境,不披也罢,披了它,我将在这荒芜的田野里种上久违的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琼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