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利县以“为民服务”为主题,借庆祝建党90周年重要契机,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大幅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突出五大主题,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思想。从5月开始,平利县开展了五大主题纪念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思想。一是抒党情“文艺汇演”活动,用高昂奋进的歌声和旋律,抒发对党的忠诚情怀;二是学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全县11个镇、61个单位,共2010名干部参加了学习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检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效果,在全社会掀起一股学党史、知党建的新热潮,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三是颂党恩“有奖征文”活动,在平利县电视台、平利党建网等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并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有奖征文活动,全县169篇征文,其中4篇获市级二等奖,充分展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四是举行“两优一先”表彰活动,通过表彰全县在各条战线上取得优异成绩的3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0名优秀共产党员、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热情;五是跟党走“群众纪念”活动,通过举行报告会、座谈会、文艺晚会、书画摄影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纪念活动,激发全县党员干部和群众建设西北最美丽的乡村和陕西生态经济强县的热情和干劲。
二是建立“乡土人才超市”,整合乡土人才资源,着力拓宽“为民服务”领域。依托农业区域技术推广站,遴选全县农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骨干、农村科技示范户和产业示范户等优秀实用人才组建“乡土人才超市”,印制“乡土人才”通讯录,开通“农技110”服务热线,同时将“乡土人才”基本情况编印成册发放到农户手中,使农民群众随时可对“超市”人才进行咨询或请求指导,为农民群众架起了一道与人才直接联系的桥梁,大大缩短了普通老百姓和市场的距离。通过人才超市的运作,农民致富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实现了产业发展和人才振兴的双赢效果。目前,“超市”已聚集各类乡土人才169人,为种养殖大户上门服务220余次,帮助组织农副产品销售2000余吨,联系劳务输出1500余人次,带动培养81名产业大户和乡土人才,为全县经济社会的突破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完善公开承诺制度,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充分激发“为民服务”活力。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平利县在认真总结2005年以来推行的党员先进性明白卡承诺制管理的基础上,突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进一步明确公开承诺的内容、方法、程序等,不断丰富和延伸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的内涵,使承诺更加规范化,让党组织和党员用承诺激发争创内在活力。在公开承诺中,按照“四紧扣、三立足”实行分类承诺管理,即:经济职能部门紧扣民计民生承诺、窗口服务部门紧扣服务质量承诺、一般机关单位紧扣提升效能承诺、镇村党组织紧扣发展增收承诺;党员领导干部立足提升领导能力承诺、机关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实际承诺、农村党员干部立足作用发挥承诺;程序按照“强化规范”的思路,对承诺过程实行“提诺、定诺、审诺、亮诺、践诺、评诺”,通过完善承诺方法步骤,确保承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全县527个党组织作出公开承诺1524件、8699名党员作出公开承诺8241件,机关党员干部已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955件。
四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突出领导带头作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效能。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改进作风、化解矛盾、联系群众为重点,以“千名干部基层走访”、“矛盾排查化解”、“纪律检查整顿”、“千名干部培训”、“万名群众评议”五项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切实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效能。通过深入排查,落实县级领导包案39件、正科领导包案92件、副科领导包案122件,及时化解一批信访难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203名县直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扎实开展为民解忧、为民办实事的主题实践活动,每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走访群众10户以上,一般党员干部每人走访群众5户以上,让党员干部驻村入户与基层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切实做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员干部参与创先争优的主动性和践行创先争优的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