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元辉 记者 吕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五年来,旬阳40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近年来,该县又从如何让群众“少得病、晚得病、不得病”这一民生角度出发,狠抓传染病有效防控,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筑牢群众健康“防火墙”。
旬阳县把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县对镇对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村村建起卫生室,加强传染病防治。全县已高标准建成362个规范化村卫生室,为县乡医疗卫生单位补充卫技人员180名,投资340万元为乡镇卫生院配备X光机、生化分析仪、B超等医疗设备651台件。全县共有承担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的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472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74人,专兼职从事传染病管理和监督的卫生人员121人。
加强免疫接种,实现有效防控。全县22个镇卫生院建立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县镇村防保人员每年轮训,免疫规划流程不断规范,接种质量不断提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内“十一苗”接种率以镇为单位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水平和预防接种质量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荣获“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先进集体”、“全省免疫规划工作先进集体”、“全市计划免疫管理规范县”等多项殊荣。
近年来,旬阳县成功应对了手足口病、问题奶粉、甲型H1N1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2009年对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校师生、易感人群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4万余人次,有效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旬阳县2010年“7·18”、“7·24”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全县卫生人员积极投入灾区消杀、饮用水监测、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有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三年来,检查医疗卫生机构近3000户次,检查中小学校、幼托机构近500次,针对查出的问题,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近1000份,限期整改到位。农业、林业、环保部门根据职责开展人畜共患传染病、野生动物及禽鸟传染病和医疗垃圾、医疗废水监测和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严防群体性疾病发生,确保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