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在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注重与工作大局和阶段性任务紧密结合,始终坚持发展办实事,为民办好事。眼下,县、镇、村干部党员就把灾后生产自救、移民搬迁建房、动物秋季防疫作为最要紧、最具体的发展大事、民生要事抓在手上,与群众一起奋战在一线。
灾后重建抢时间,生产自救抓关键。9月份以来,石泉县先后遭受三次暴雨洪涝灾难,全县11个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2.8万人,紧急转移4296人,倒塌民房187户43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549亩,其中绝收2100亩,直接经济损失10680万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迅速行动起来,带领群众奋勇开展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道路受灾最重,全县有11条县乡道,207条村道路基和挡护严重损毁,滑坡塌方、泥石流、路基沉陷造成交通中断。镇村组织的劳力大军与交通部门组织的机械专业队伍协同作战,大塌方和重点地段一周内基本抢通,小塌方的清理和小挡护的修复经半个月突击大部分完成,至国庆前夕县境已实现交通顺畅。秋粮受灾面积最大,川坝农作物遭淹没,中高山水稻、玉米贪青晚熟或倒伏霉变,镇村干部和党员组织劳力联合抢收,结对联手帮助抢收,在尽力减少损失的同时,开展补种晚秋和蔬菜,加强未成熟秋粮作物后期田间管理,并及早落实今年秋播面积和地块,全县秋收、秋播进展有序。在恢复重建和生产救灾中,县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通过联村包户,把项目、资金、技术带下去,给予思想鼓劲、代办服务、传递信息、指导生产,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普遍调动起来,房屋、水利、电力、供水、通信、广电等受损设施经上下配合得到抢修,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已经有了保障。
抓好防疫保产业,发展畜牧促增收。全县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正处在数量扩张和效益提升的关健时段,强村大户发展方式的推行最要害的是疫病预防。从9月中旬以来,全县镇村干部和畜牧技术人员一道紧张工作,走村入户进圈舍,突击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以“县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标准,全面进行了秋季强制免疫基本防疫,从源头上控制畜牧产业的疾病风险,在服务产业中保护了农民利益,以保障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走产业致富之路。
抓紧建好安置点,确保农民早搬迁。移民搬迁是政府今年民生工程的重点,全县共启动建房1410户,可安置5598人,到9月初只完成主体建房563户,占40%。面临冬季将至,加快进度成为当务之急。县、镇、村三级联动,按照“进县城、入集镇、扩社区、包建型”四种类型,突出14个集中安置示范点,实行分类指导、分点施策,抓协调、抓督促、搞评比、赶进度,实行一名领导包抓、一个部门包帮、一支队伍服务、一个规划统建、一本台帐管理、一个标准验收,做到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征地建房、统一施工建设、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配套基础设施。全县最大的安置点9月26日在池河镇顺风村开工,规划占地面积220亩,集中搬迁安置1000户、4850人,计划总投资1.56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在建的一期工程,可安置310户1266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