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在去年11月底全面完成市直文化单位体制改革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全面启动了县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6月30日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从2009年8月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启动到2010年4月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安康市从资产整合、经费保障、机构设置三方面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市直文化单位改革的顺利完成,为县区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思路。在县区文化体制改革中,安康汉剧团和紫阳民歌剧团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安康汉剧团2011年10月18日和紫阳民歌剧团是汉调二黄和紫阳民歌两个非遗保护项目的主要载体和实施单位,其中安康汉剧团是全省唯一保留的汉调二黄专业团体。通过改制,要理顺体制机制,改出活力,改出成效。最终确定:对这两个院团的工作职能进行剥离,承担非遗保护任务的干部职工进入新成立的汉调二黄研究保护发展中心、紫阳民歌研究保护发展中心;承担产业发展任务的干部职工进入汉水文化演艺公司、紫阳民歌文化演艺公司。将非遗保护和产业经营剥离后,各走各的路,从而实现事业、企业共同发展。
体制的改革创新激发出了新的活力。今年汉调二黄大戏《大破天门阵》在全省“六艺节”上精彩亮相,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以紫阳民歌为影片故事轴线的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在上海电影节上斩获多项大奖。两门古老的艺术成为安康崭新的文化名片,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截至6月30日前,安康市县区文化体制改革已全面完成。两个县级文艺院团(安康汉剧团、紫阳民歌剧团)已核销事业单位和事业编制,挂牌成立了汉水文化旅游演艺公司和紫阳民歌文化传播公司。各县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已于2010年12月前挂牌成立,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都已明确。安康市县区共有电影公司9个、电影院3个。所有涉改单位均已完成转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