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紫阳县仁和国际社区安置点日均上劳千余人,通宵达旦、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这一幕,正是进入9月以来,紫阳采取超常措施,集中一切力量,坚决啃下易地扶贫搬迁“硬骨头”、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摘帽决胜战的缩影。
仁和国际社区是全市最大的在建安置点,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仅今年安置贫困群众任务就达1302户5458人。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加之前期征地拆迁、道路运转、材料紧缺和阴雨天气等影响,该安置点建设成为紫阳易地扶贫搬迁的艰中之艰。
为了攻克难点、加快推进,县上成立现场指挥部驻点指挥调度,县委书记、县长每人各包抓一个建设难度最大的安置点,坚持每天到点督导进度,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市自然资源局领导和两名县委常委驻守工地,28名科级领导分别包抓28栋楼,从住建、电力、交通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8个工作专班进驻工地,统筹施工组织,强化施工保障,全力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紫阳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9558户,占全省的7%、全市的19%。面对艰巨的任务,全县所有干部取消节假日,取消脱贫攻坚之外所有调研、检查和会议,集中全部精力和所有力量全力攻坚冲刺。全面实行县级领导驻镇包抓、乡镇领导蹲点包楼、帮扶干部联户包搬。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包抓任务最重的安置点,乡镇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驻守安置点,包抓到楼,精准对接施工队,加强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所有帮扶干部一律到户到点,动员群众加快装修,尽快搬进新居。
截止9月25日,紫阳县5个难度最大的安置点全部已达到入住条件并交付钥匙,小区道路、污水管网、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工作也已进入全面扫尾阶段。
在全力加快搬迁入住的同时,统筹推进脱贫摘帽的各项工作,县上组成18个督导工作组驻镇蹲点,每天巡回开展督查检查,发现问题,迅速交办,即时整改。9月20日,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决战最后十天确保如期达标的紧急通知》,提出务必清醒警醒、务必尽锐出战、务必按期入住、务必攻坚破难、务必全面自查、务必防范风险、务必精准信息、务必严明纪律的“八个务必”要求,动员全县上下加压奋进,狠下苦功,冲刺最后十天,彻底消除短板弱项,实现任务清零。
“近一个月来,紫阳县措施很得力,干部很辛苦,效果很明显,按目前进度看,相信一定能够按期完成脱贫退出各项指标任务。”市委正县级扶贫督查专员温荣贵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