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纪实

    大工地•大舞台•大受益

    作者:周瑞玲 王洪宝 时间:2011-10-26 17:40 来源:石泉县 字号: 打印

      大工地展现大舞台,大项目带来大机遇。
      9月30日,华电陕西能源公司与陕煤化工集团共同投资80亿元的安康火电厂项目合作协议签字暨奠基仪式在石泉池河镇隆重举行,项目开工让人多了许多企盼。
      10月24日,埃塞俄比亚客商来到古堰工业园区奥邦公司生产车间,验收他们所订购的六台套价值不菲的“中频感应熔炼炉”给予好评时,招商引进石泉的重型锻造项目生产经营商罗来卫高兴地告诉记者:“9月份投产以来就已经承接了三个总金额为5385万元的大订单,尤其是国外客商看好产品并推荐更多的朋友来订购设备产品,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机遇带来大发展,大发展带来大实惠,在石泉,城乡处处彩旗飞扬,皆为项目建设鏖战忙,干群争取项目、参战项目群情高涨,他们更是在受益于项目中盛赞项目、支持建设。

    项目建设:形象好 进度快

      项目建设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基于此种认识,石泉抢抓中省“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陕南循环发展”、“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等项目机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全速加快重点骨干项目建设,全县是“续建项目促完善、在建项目抢进度、新建项目大突破、待建项目抓攻坚”,整体呈现出形象好、进度快的特点。据了解,今年全县共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60个,投资大,完成情况好。
      在农业方面,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期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等一批项目全面建成;万吨猪牛肉制品全自动数控生产线项目一期屠牛生产线已完工,二期生猪屠宰生产线工程征地工作正在进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一县一业”蚕桑产业、蓝莓示范种植基地、富硒生态渔业综合开发、大鲵养殖繁育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工业方面,鸿兴磁铁矿采选生产线、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等项目投产,青石水电站、35KV曾溪变电工程等项目主体完工;300吨皂素、万吨酒精项目当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已完成投资1310万元,预计11月底可竣工投产;奥邦公司重型锻造厂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已完成投资3360万元;年产5000吨栲胶、300吨单宁酸、600吨油田化学剂生产线、30万吨商品混凝土生产线等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基础设施方面,春潮广场一期(二期主体工程完工)、古堰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中坝-熨斗公路、富水河危桥加固等项目完成;新开工的如杨柳环线建设工程、杨柳大桥、管道燃气工程、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县城亮化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社会民生方面,第三中学标准化建设项目、部分标准化农村幼儿园及农村校舍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国医馆、妇幼保健院母婴保健楼、杨柳公租房改造等项目主体完工,基层卫生院建设及安居工程已完工正在准备迎接验收,13个农村社区建设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正在进行进场道路、管理用房建设,以及填埋场开挖及基础处理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当年计划投资6000万元,已完成投资700万元,现正在进行基础处理;新开工的如区域性敬老院、乡镇计生服务站、安置小区等社会事业项目进展顺利;安居工程加快推进,全年计划的1360户、5440人的移民搬迁建房工程已全面启动,全县计划开工建设的4028套、39.76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已完成投资2.5亿元。服务业方面,珍珠大酒店等项目建设投入运营;汽车修配中心、汽车检测线项目主体完工;阳光丽城、珍珠河畔等一批商品房全面开工建设,燕翔洞三期、中坝峡谷二期等景区建设以及宏田物流市场、泰丰建材批发市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归口归类、各行各业涉及一、二、三次产业项目在石泉形成了“比、赶、抢、超”的竞相开发、互比建设之势。

    综合措施:保障强 力度大

      项目包装精,争取快,落地实,开工好,是与石泉全县上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的发展理念,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化,工作考核量化,项目保障强化”,建立起工作围绕目标转,政策围绕重点投,服务围绕项目走,考核围绕任务促,效能围绕政绩抓的良性运行机制分不开的。
      围绕抓好项目工作,该县采取的系列措施是:精心策划包装项目。项目策划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全县坚持广聚民智、广开门路、多措并举策划包装项目,充实到项目库,确保项目的丰富性、多样性、针对性。主动衔接争取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亲自带队跑省进京、赴市进省汇报衔接、争取项目支持,先后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城镇建设、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以及社会事业发展争取了一批政策性投资项目。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结合全县的蚕桑、水产、富硒食品、矿产、旅游、生物质能等优势资源开发策划项目,狠抓项目招商,截止9月底共签约招商项目40个项目,其中开工39个,完成投资额占市上下达任务的103%。全民创业上好项目。完善了鼓励全民创业的各类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农村居民进城创业以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复员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积极引导人员回迁、资金回流、智力支援、技术支持,新上一批如池河嘉晟现代农业示范园、江山美景大酒店、翠屏苑山庄等项目,给创业者提供了大舞台,让他们创出一片新天地。
      破解难题促抓项目。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保投产”的工作要求,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破解瓶颈制约,支持项目建设。一是保障建设用地。二是多方筹措建设资金。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市场化融资、县财政配套三个渠道来保障项目投入,制定了争取资金奖励办法,今年计划向上争取项目资金8.5亿元用于项目建设,还将通过国资收益、土地出让等方式融资1.5亿元用于城镇、工业以及公共项目建设;同时,坚持过紧日子、苦日子保促重点的思路,县财政压缩一切开支,预算足够的资金用于了公共项目的配套。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组建县便民服务大厅,对项目前期所涉及的审批立项实行一厅式办结,简化了工作环节。预算了5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对各部门编制达标的项目预可研、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规划实行奖补,有效地提高了项目前期工作水平。
      高效安全管理项目。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安全、文明、廉洁、高效,加强项目规范管理是促进项目建设有序进行、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县上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是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全面落实项目备案和核准制度,按照项目建设程序依次进行,对一些需要城建规划、环保、安监等部门审批的,各责任部门坚持上门指导项目业主完善有关手续。二是狠抓工程建设管理。全面推行向重点项目派驻监察组和监察员制度,有力维护和规范了项目建设秩序,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发展、建设环境。
      健全机制促抓项目。健全机制是加快项目建设的推动力量,县上围绕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健全工作机制,促进项目建设。一是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在实行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包抓重点项目机制的同时,成立了县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坚持县级领导包抓,赋予项目包抓县级领导现场决策、指挥和处分权,由包抓责任县级领导全程协调、督办项目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县上领导还多次在各类会议上专题研究推进项目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督查督办机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将项目建设纳入了专项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坚持按季度督促项目开工,按月排出项目开工计划,逐一明确项目开工时限要求以及开工责任人。并通过采取督查“三结合”(即成果考核与过程督查相结合,既问效主管单位,又问查其他审批单位服务效能建设情况,查存在的关键薄弱环节,立即督促整改;阶段专项督查与跟踪整改督查相结合,抽调部门、乡镇督查考核领导干部在分组进行项目建设普查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跟踪督查靠后位的单位,持续督查工作落后单位的整改提高情况,确保迎头赶上、共创佳绩;经济项目部门与非经济项目部门督查相结合,做到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平衡推进,确保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办法,采取督查督催主管单位、督查提升服务效能、督查整改反映问题、督查解决实际难题、督查通报建设情况、督查考核约谈提醒等强硬措施,使得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相关制约因素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三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扎实有效的措施起到了重要的清障、保障作用,把项目工作夯得更为实在。

    社会效益:评价好 普受惠

      抓住了项目建设的“大龙头”,就是舞活了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大旗,项目建设与富民、惠民、强县、兴县息息相关,综合效应明显。
      如一县一产业石泉生态旅游项目的立项、实施,带来的连动效应更是深远,景区对外开放形象得到提升,涉旅村镇的交通、餐饮、农家乐、宾馆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配套的林业、水利、文化、通讯等项目也是相继完善到位,通过项目辐射带动,全县今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谈起后柳水乡旅游村项目时,永红村临江山庄的老板柯亚飞高兴地说:“这两年多亏了有桔园、农家乐等项目,我和爱人兴办的农家乐和农家宾馆生意都很好,一年挣个二十来万是没有问题的。”当听到10月26日西安曲江热点公司与县政府签订协议,计划投资1.5亿元重点打造后柳水乡,全面开发包括景观设施、休闲度假、水上旅游、炊饮娱乐等项目时,柯亚飞的爱人抢过话题说:“这样好的事,我们作为最大的受益者当然全力支持、配合,大环境大氛围好了,左邻右舍地在门跟前就都能赚到钱了呵。”
      如一村一品产业富民项目——畜牧项目的实施,从饲养、繁育到屠宰、加工、营销等环节,产值增值明显,云雾山镇高德昌既搞发展养殖场又办腊肉加工厂,“产、供、销”一体化让他的产品远销到北京、广东等地,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带富了一个村,带动了一个镇的生猪产业发展。以上两例仅仅是一个项目兴、产业兴、家业兴、事业兴的缩影。
      实施好项目,让项目发挥公益性、普惠性,让群众得到实惠,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才是项目工作的根本所在,主旨所在。迎丰镇火石沟村刚搬进新家不久的胡得凤夫妇感慨地说,她们地处偏远的山村,原来住的地方不通公路,生产生活条件很差,自从有了三官庙中高山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项目后,她家沾了政策的光,搬到了地势低、条件好、通公路的地方居住,一边照顾小孩上学一边给别人打零工一边兴务1万多袋食用菌,小日子越过越红火了。项目工作带来的变化对于群众来说可谓是深刻的,在口碑相传中赢得了民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