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白河县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推动反腐倡廉建设

    作者:史坤 王秋 时间:2011-10-27 09:47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近年来,白河县紧紧围绕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地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突出载体、制度和作风三个重点,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机制,扎实推动反腐倡廉建设。
      抓载体,加强廉政教育引导。围绕贯彻落实《工作规划》、《廉政准则》和《四项监督制度》,以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和中心组学习、集中宣讲、文艺汇演、开设专家教授讲堂为载体,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同时,加强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先后投资100多万元,依托县烈士陵园和影剧院建成了全县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已被省纪委、监察厅命名为陕西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探索出了革命传统教育、“三苦”精神教育、廉政文化教育“三位一体”的党风廉政教育模式,加强廉政文化渗透,增强党员领导廉洁从政、为民服务意识。目前,已组织党员干部1.5万余人次到基地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
      抓制度,夯实反腐倡廉基础。在干部选任上,探索建立了三轮推荐、三次差额、三次票决、三圈考察、三个鉴定和三次公示的“六个三”阳光选人用人制度,充分落实了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促进形成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和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环境。在项目建设上,建立了项目建设招投标、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货物招投标和矿产资源招拍挂制度,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在民主管理上,进一步完善了村务公开、村财镇管、农村财务审计等20多项制度,在124个行政村全面推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了廉情监测预警机制、惠农政策“一折通”发放和乡镇机关“廉政灶”制度,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在环境建设上,建立了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听证制度、重点项目领导包抓落实制度、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向5个重点工程项目派驻监察室,对有损投资环境的7人给予了警示训诫,全县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抓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建设。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深入开展以“透过窗口看行风、打造服务新形象”、“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窗口单位和基层站所”和“以动态测评抓行风树形象促效能建设”为主题的政风行风建设活动,不断完善县、乡、部门三级行风评议工作机制。构筑便民服务“三级网络”体系,全县14个涉农部门建立起75个便民服务窗口,12个镇建立便民服务大厅,40个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县扎实开展“治懒增效、治散强纪、治庸提能、治腐促廉”为主要内容的“四治”活动,推行“三牌一日记”制度,提倡“五加二、白加黑”岗位奉献精神,有效督促干部提高工作效能。出台了严肃整治领导干部作风“六条规定”,即严禁干部驾驶公车和公车私用,严禁领导干部参与赌博,严禁领导干部奢侈浪费,严禁领导干部擅自脱离工作岗位,严禁领导干部损害群众利益,严禁领导干部滋生不良生活习气和败坏社会道德行为。县上集中对“六条规定”执行情况开展明查暗访50余次,对违反规定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6人次,有效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仵思桐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