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创新过程中,安康市纪委监察局结合今年全省开展的群众立场、群众观点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推进以县区便民服务大厅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级便民服务站点为基础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使其成为为群众办事的“快车道”。
针对安康山大人稀、居住分散、群众办事不便的实际,2008年,安康市纪委监察局在石泉、白河先行试点,工作成效明显。之后,该市纪委监察局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起草了《关于深入推进便民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创建群众满意便民服务中心评议办法》等,将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范围推广。各县区通过财政以补代奖等方式,累计投入870多万元用于便民服务基础建设。目前,全市4个县区建立了县级便民服务大厅,99个镇(办)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152个县直部门设立了服务窗口,626个村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初步形成上下贯通、三级联动、全面覆盖的便民服务网络。县区便民服务大厅将公权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职能部门全部纳入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式办公、一厅式服务。镇、村两级已纳入证照审批代办、信息政策咨询、惠农政策兑现、矛盾纠纷调解等4大类13个代理服务项目,大部分村级便民服务站将办理个体工商证照、农民建房审批、迁转新上户口、低保补助申报、计划生育、农村合疗纳入代办服务内容。
据了解,在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中,安康各地便民服务机构在落实“规定动作”的同时,注重跟进群众所需,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围绕帮民增收,开办了务工信息咨询、劳动就业介绍、政策法规咨询、小额信贷办理、农业技术培训等配套服务;着眼为民解困,开展救济补助申领、农村合疗费用报销等代理服务。石泉县池河镇依托便民服务中心成立畜牧产业协会,为群众发展养猪业无偿提供信贷、物资、技术服务,固定销售网点、解决产销难题,使该镇农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平利县大贵镇后湾村孤寡老人刘某曾突发心脏病住院,不知如何报销药费,电话求助镇便民服务中心后,工作人员上门代办了医疗费用报销,并帮其申请了3000元民政救助。一些地方还将便民服务延伸到交电话费、修理自行车等细节。据统计,安康市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以来,各级便民服务平台共受理便民服务事项26.6万件,提供政策信息咨询14.2万件,真正成为群众办事的“快车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