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负责人就《关于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进行解读

索引号 719776475-GK-2019-428330 发布日期 2019-02-20 17:01
来源 本站原创
内容概述 《关于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一)推动产品全域打造(二)推动产业全域融合(三)推动要素全域提升(四)推动公共服务全域配套(五)推动旅游品牌全域塑造
【字体: 分享:
  一、背景依据
  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了“全域旅游”这一两会热词。报告指出,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这是“全域旅游”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域旅游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对一定区域而言是指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围墙内民团式治安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发展新模式。 


  二、政策支持

  原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旅发〔2017〕79号),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
  陕西省政府办公厅陆续出台了《关于印发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17〕62号、《关于成立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陕政字〔2018〕30号、《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8〕32号等文件,对加快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安康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成立安康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安政函〔2018〕65号、《关于印发 2018 年全域旅游创建任务分工的通知》安政办发〔2018〕23 号,加强了全域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分解了全域旅游发展工作任务。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一心引领、两廊延展、三区带动”(安康中心城区,诗画汉江亲水蓝廊、秦巴画廊生态绿廊,秦岭之心森林游特色体验区、凤凰仙境康养游特色体验区、巴山之巅草甸游特色体验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岚皋、石泉、宁陕成功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优质旅游产品更加丰富,休闲养生度假功能更加完善,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到2025年,休闲养生“秦巴明珠”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旅游综合产业特征更加彰显。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供给品质化、特色休闲化、治理规范化、效益最大化,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旅游业成为富民强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服务业的强力引擎。


  四、涉及范围

  安康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各县区。


  五、执行标准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通知》办资源发【2019】30号。


  六、主要内容

 (一)推动产品全域打造
  1、建设旅游城市:使中心城市成为安康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和集散地。
  2、打造精品景区。力争用3年时间将瀛湖和南宫山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抓紧推进中坝峡谷等重点景区建设和提档升级;策划实施一批旅游新业态项目;力争2025年,全市5A级旅游景区达到2个、4A级景区达到15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度假区5个。
  3、建设特色小镇。完善提升石泉明清古街等3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加快建设宁陕皇冠等8个特色小镇;突出抓好石泉池河金蚕小镇。
  4、发展乡村旅游。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为契机,以1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提档升级为先导,打造30个省级旅游示范村,开发50家精品民宿,形成汉滨茨沟、宁陕蒿沟、石泉后柳、岚皋四季、汉阴凤堰、平利长安、镇坪曙河、月河川道等乡村旅游聚集带,把平利龙头村、岚皋杨家院子打造成国内一流乡村旅游目的地。
  5、做足月光经济。开发夜游项目,培育特色街区,步行街区,引导娱乐场所建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拉动旅游消费。
  (二)推动产业全域融合
  推进康养+旅游、推进文化+旅游、推进体育+旅游、推进教育+旅游、推进农业+旅游、推进工业+旅游,形成融合发展合力,发挥旅游关联带动作用,延伸旅游产业链,提高相关产业附加值。
  (三)推动要素全域提升
  1、做精安康美食。到2025年,培育安康美食特色店、老字号、示范店50家以上,使美食成为安康旅游的重要吸引力。
  2、做好特色住宿。到2025年,培育5星级饭店2家以上,4星级饭店8家以上,全市旅游接待床位达到8万张以上。
  3、做强旅游廊道。以大交通为载体,构建“宁陕-石泉-汉阴-汉滨”旅游环线;沿汉江黄金水道,构建“中心城市-旬阳-白河”沿江旅游线;沿安平、平镇、安岚高速,构建“中心城市-平利-镇坪-岚皋-瀛湖”旅游环线。加快打通与省内外毗邻地区的连接道路,推动全域旅游开放发展。
  4、做大旅游商品。实施游客汽车“后备箱”工程,力争购物在旅游消费占比达到20%以上。
  5、做优旅游服务。大力推广瀛湖旅游服务标准化经验,构建全面覆盖旅游产品、业态、公共服务的标准化体系。积极引进国内百强旅行社落户我市,培育5家以上龙头旅行社,培养一支优秀导游队伍。
  (四)推动公共服务全域配套
  1、建立旅游服务集散体系。在中心城市建立市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在县城建立县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完善景区景点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形成功能互补、相互承接的三级旅游服务集散体系。
  2、构建便捷畅通的旅游网络。加快新机场、高铁和高速公路建设,提高交通干线直通主要景区以及景区之间连接道路等级,建设中心城至瀛湖旅游轻轨和环湖旅游公路,开通到达4A级以上景区、旅游特色村的公交或专线客车,构建“快进”交通体系。
  3、继续推进厕所革命。以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道路沿线、城市街区和旅游村镇为重点,加大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力度,解决如厕难和难如厕问题。
  4、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建立安康市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和应急指挥平台,推进智慧旅游景区、饭店、乡村建设,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
  (五)推动旅游品牌全域塑造
  1、整合宣传资源。构建市县、行业、媒体、公众参与的立体营销模式,整体向外推介,不断提高安康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康、走进安康、投资安康,推动安康开放发展。
  2、打造旅游品牌。着力打造“秦巴明珠·生态安康”旅游形象品牌,做强生态旅游、亲水旅游、康养旅游、美食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品牌。
  3、创新营销手段。在利用传统媒体平台的基础上,突出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的优势,并借助影视、动漫、歌曲、文学以及名人的传播效应,加大安康旅游宣传力度。
  4、拓展客源市场。以大关中和周边城市为重点,不断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抢抓航空和高铁时代到来的机遇,积极开拓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主要客源市场。借助丝路之源,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市场。建立宣传营销奖励机制,发挥旅游企业的主力军作用。


  七、建立全域旅游治理机制

  (一)突出生态环保。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遵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要求,实施旅游规划、项目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准入门槛,防止对资源破坏性开发。
  (二)坚持规划引领。高水平、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和规范发展。将全域旅游发展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推进多规合一。
 (三)优化旅游环境。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推进新民风建设,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开放意识,营造亲商好客良好氛围。
  (四)加大监管力度。深入贯彻《旅游法》等法律法规,完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注意事项:

  1、从发展理念上,要正确认识全域旅游是当前大众旅游时代全新的旅游产业发展理念,是对景点旅游的继承与创新,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
  2、从机制创新上,要着力构建党政统筹、综合管理、综合执法等全域旅游基础性制度体系和突破优化土地、金融、生态等全域旅游发展政策保障体系。
  3、从产品建设上,要树立全新的旅游资源观,更加注重品质旅游。突出特色,挖掘潜能,通过“旅游+和+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促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展全域旅游发展空间,促进全域全景化,加快形成全域旅游目的地。
  4、从旅游服务上,要注重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旅游服务人才队伍体系、旅游标准化服务体系、文明旅游宣传引导体系、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营造热情好客、文明礼貌、管理有序、安全稳定的旅游环境。


  关键词诠释:

  1、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在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里,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
 2、全域旅游示范区:分为全域旅游示范县(含县级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州)。2016年2月原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共计262个。2016年11月原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共计238个。
  3、大众旅游时代:在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消费呈现大众化、常态化特征,旅游成为人民群众常态化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旅游由少数人的奢侈品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广泛。
 4、+旅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以及催化、集成作用,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工业、交通、体育、卫生、健康、科技、航空等,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旅游”正以强大活力与其他产业磨合、融合、组合,不断衍生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这既为旅游业自身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也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能;既为旅游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挖掘了潜力,也为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注入活力。
  5、旅游新要素: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实践,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基础上,拓展出“吃、厕、住、行、游、购、娱”7个旅游基本要素和“文、商、养、学、闲、情、奇”7个旅游发展要素。旅游新要素成为旅游学界、业界和社会关注、讨论和研究的新热点。
 6、厕所革命: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批示,以此为开端、为标志,“厕所革命”在华夏大地蓬勃兴起。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厕所革命”和“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为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和旅游业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惠民政策:

  1、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十一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227号)、《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关于整顿和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08〕90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门票价格优惠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2]283号)等文件精神,对60周岁以上老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儿童、大中小学学生、记者等实行相应的特定人群旅游景区门票优惠政策。
  2、市、县级博物馆、图书馆全部执行免费开放。

  3、鼓励旅游景区实行淡旺季门票价格优惠政策。


  原文链接:http://www.ankang.gov.cn/Content-165880.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