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媒体关注 > 正文内容

    宁陕县实施“连心工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调查

    让干部和群众心连心

    作者: 时间:2011-11-14 09:42 来源:陕西日报 字号: 打印

      “昔日小路弯又长,群众上街鞋两双,一双用于泥巴路,一双用于逛街上;如今修通连户路,走起路来光堂堂,连心工程办实事,感谢政府感谢党!”龙王镇绿胭村一组村民徐光谱在修通家门口的连户路后动情地说出了一段顺口溜。

      把致富路铺到群众家门口,是“连心工程”在宁陕县的生动实践之一。

      从去年初开始,该县以“推动科学发展、密切干群关系”为主题,在全县实施开展了以“开展创先争优、转变干部作风、促进升级晋档”为核心内容的“连心工程”,实现了干部群众结对连心的全覆盖,激发了社会活力,加快了经济社会和谐科学发展步伐。

      心近了,距离就近了

      2009年8月12日至13日,省委书记赵乐际深入陕南调研。12日下午,赵乐际驱车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宁陕县。途经太山庙乡胭脂村的一处山坳,赵乐际临时停车,爬上山坡,与村民翟学文一家亲切交谈。“家里有几口人?”“主要靠什么生活?”“领到林权证没?”详细了解他家的生活情况。当问到享受到新农合、新农保政策没,干部经常到农户家吗?翟学文的儿媳柯尊云回答说,别说干部到农户家中来,我们连乡上的干部认都不认识。谈话间,太山庙乡长王新因入户了解民居改造情况来到了翟学文家,大老远柯尊云就热情地招呼“王乡长”。有人说,“你不是不认识乡上的干部吗”,在笑声中柯尊云脸红了。

      “要说这几年县上惠农政策落实得好,各项民生工程也深入实施,群众享受了不少实惠。可为什么群众对干部有情绪,感情上有距离呢?”时任太山庙乡党委书记、现任宁陕县委连心办公室主任李中华介绍说,这一情况引起了县委领导和基层干部的思索。

      秦岭腹地的宁陕县是典型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全县近6万农民散居在大山深处。随着农业税取消和乡镇机构改革,县直部门干部到农村和乡镇干部到农户的次数相应地减少了。久而久之,干群感情比较淡漠。

      如何化解干部和群众之间出现的这种心理隔阂?宁陕县让干部带着真情走到群众中间去,与群众交朋友,为群众解决困难,让“连心工程”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

      为此,宁陕县采取以县级领导联点示范、县直部门包村帮扶、党员干部入户连心的形式,由全县32名县级领导包联14个乡镇,75个部门帮建98个村,75个部门1337名党员干部直接联系两大社区1799户居民,747名干部连心19634户农户,从县委书记到一般干部人人参与,实现了干部群众结对连心全覆盖。

      “只有把创先争优活动本土化、具体化,筑牢基层堡垒,才能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为党旗增辉,让群众满意……”县委书记陈伦宝说。在活动中,广大干部积极深入基层、深入农户,访贫问苦、谈心交流,通过带“连心本(民情日志)”、建“连心卡”、设“连心箱”、开“连心会”等形式随时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享受到实惠。

      家住江口镇塔尔沟村的康厚群感慨地说:“从我记事起,县委书记到塔尔沟来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想到如今陈伦宝书记还住在了我家。”康厚群告诉我们,他家里条件差,陈书记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做,一年还要来看他好几次,跟他拉家常,给他提供致富的信息。

      在“连心”走访中,江口回族镇文化站干事张磊来到居住偏僻的冷水沟村伍正彦家,伍正彦十分高兴说:“很多年没有干部进我家门了!”接着把家里仅有的一个放了很长时间的橙子硬塞给张磊。张磊在民情日志里写道:“伍正彦给我的这个橙子虽然有点干,但这不仅仅是一个橙子,而是老百姓的一份心意。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老百姓多办点事呢?”

      由于广大干部带着真情走到群众中间,与群众交朋结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以前推动起来有难度的工作,现在有了群众的支持,干起来很顺畅。

      心近了,产业就兴了

      48岁的农民郑友来,家住广货街镇蒿沟村吊楼沟村,之前主要收入就是种地和挖药材。他一年到头从这个山头跑到那个山头,劳累不说,也没有多少收入。

      去年4月,宁陕县实施“连心工程”后,广货街镇派出所所长吕华成为郑友来的联户干部。在吕华的鼓励和帮助下,郑友来办起了农家乐。

      在干好本职工作外,吕华三天两头到郑友来家里指导,从菜品到接待游客需要注意的事项,样样都管。去年6月农家乐开业后,头一个月净收入3000元,第二个月就涨到快4000元了。客人越来越多,郑友来兴趣大增,去年年底便着手开始扩大规模。现如今,郑友来的农家乐已由原来的3间房增加到了7间房。“今年就要在新地方接待游客了。”郑友来指着刚装修完的房子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让干部“沉下去”,与群众心连心,才能最大限度增强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江口回族镇双河村村民王传生想租地养殖白山羊,因为缺少资金,一直无法实现。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包联干部。镇党委得到消息后立即通过信用社给王传生协调贴息贷款2万元和牧草用地110亩,让他养殖白山羊,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在实施“连心工程”中,宁陕县抽调百余名技术人员组建了服务队伍,送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上门,重点建设了娃娃鱼、冷水鱼、白山羊、猪苓四大示范基地。针对旅游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落实30个部门帮扶蒿沟30户农家乐,每户的帮扶资金都在4000元以上,重点开展以改厕和整治环境卫生为主的形象提升工程,极大地提升了蒿沟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通过开展连心活动,组织连心干部进村入户制定增收措施,扶持发展增收项目,宁陕县实现了村有骨干产业、组有发展大户、户有增收项目。

      心近了,农村面貌就变了

      今年春节假后第三天,宁陕县县委书记陈伦宝下基层时,在龙王镇和太山庙乡发现,虽然各村修了路,村民院落也是水泥罩面,但各家门口到村道之间还是土路。村民下雨天出门就得穿两双鞋,一双走泥泞路,一双走水泥路。陈伦宝当即安排龙王镇和太山庙乡试点建设连户路。先期在龙王镇和太山庙乡试点建设40公里连户路,让8个村的2000多名群众告别了 “下雨天穿两双鞋下街”的历史。

      把致富路铺到群众家门口,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全县总结试点乡镇建设连户路的做法,采取“乡村发动、部门帮扶、群众投劳、干部协调”的方式,全面实施连户路建设。力争用2到3年,使水泥路覆盖到全县80%的院落。县委常委、织部部长周宏介绍说,“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就是要回应群众期盼,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此外,宁陕县在全省首开先河地实施农村寄宿学生“营养计划”,在全省率先实现“蛋奶工程”全覆盖;在安康市率先实现了免费职业高中教育,在全国贫困地区第一个推行15年免费教育。今年,高分通过 “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成为全省第二个荣获 “双高双普”县称号的县。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统筹城乡一体化保障步伐,真正实现全民养老“无缝隙”……

      点点滴滴,都是群众的利益和期盼。“把群众要跑的路,让干部跑;把群众要办的事,让干部代办,‘连心工程’从机制上推动了干部作风转变,使乡镇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皇冠镇党委书记向平昌认为。

      一年多来,宁陕县2084名连心干部共走访连心户6.86万次,召开各类会议1670余次,为连心户做实事办好事解决问题2033件,帮群众解决难题123个,调解矛盾纠纷47起,搜集乡镇无力解决需报县直部门解决的突出问题128件。 去年以来,在多次次强降雨天气过程中,连心干部第一时间将雨情、汛情信息传递到基层,告知农户,组织紧急撤离群众一万多人次,无一人伤亡。

      “连心工程”融合了干群关系,聚合了广大群众投身发展的力量,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全县累计引进旅游、工业等项目40多个,引资总额突破150亿元。去年,在安康市对县年度目标考核中,宁陕县连续第六年获得综合考核一等奖。今年上半年,全县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位居安康市前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王玲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