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岚皋 > 正文内容

    魅力岚皋:铺展农村新画卷

    作者:姚泽练 时间:2011-12-01 09:53 来源:岚皋县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晨光中,岚皋千层河景区角下的油坊村,农舍的白墙黑瓦与层林的黄叶褐枝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水墨山水画。当第一阳光升起,来自新疆的三位游客便没停过照相机的快门。他们把自己从马背上解放出来,美美“饱餐”这个旅游新村的灵山秀水。
      油坊村的美丽蜕变,是该县实施以特困村、新农村、小康示范村、产业示范村、旅游示范村为内容的“五村”建设的一个样本。近年来,岚皋立足发挥生态优势和产业特色,捆绑项目,联袂推进,100余个靓丽新村脱胎而出,岚水皋山间铺展开一幅幅文明、富裕、和谐、奋进的农村新画卷。

      芋、林、畜、烟、菜,村村兴产业
      没有特色产业,就没有增收路子。岚皋充分利用产业激励政策,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畜牧、林业、蔬菜、烤烟、水产养殖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兴村富民。
      为确保发展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该县建立了一名县级领导挂联,两个县级部门帮建,县乡干部具体包抓的工作机制,落实一千名干部包抓培育1000 户农村产业大户,一千名企业老板和爱心人士帮扶1000 户贫困户。溢河镇溢河“一村一品”示范村利用库区优势,发展网箱养鱼1520 箱,仅此一项产值170 万元,全村人均增收1800 元。养鱼大户王运业投资10 万元,发展网箱75 箱,养殖草鱼、鲤鱼及匙吻鲟,年收入超20 万元。
      目前,全县10个新农村、16 个小康村、32 个“一村一品”产业示范村、10 个特困村和10 个旅游示范村均有一项当家产业,共饲养生猪14.9 万头、山羊2.3 万只、家禽65.5 万只,蚕桑发种2670 张,种植魔芋1.9 万亩,烤烟450 亩,核桃建园4086 亩,新建蔬菜大棚55 个,水产养殖2500 箱,兴办“巴山人家”农家乐37 户,培育产业大户1866 户,初步形成“村村有主业、人人谋增收”的产业发展格局。
     
      水、电、路、讯、沼,户户靓新居
      突破发展,基础先行。岚皋以“7.18”灾后重建为契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突破口,在抓好灾民建房的同时,同步推进水、电、路、讯、沼综合配套和“三改一建一办”,着力打造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的人居环境。
      该县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捆绑、各记其功”的原则,捆绑发改、扶贫、移民等十余个经济部门2314 万元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五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治理及产业建设中,仅各市级新农村捆绑资金均在200 万元以上。同时,市县两级帮建部门为“五村”建设累计投入无偿帮扶资金2851.8 万元,平均每村获33.1万元。
      石门镇松林新农村按照巴山民居风格要求,新建房屋52 户,安置居民225 人,扩展新村面积80 余亩,政府投入资金200 万元配套实施了街面硬化、路灯、绿化、河堤等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像这样的示范新村全县还有77 个。今年启动实施人饮工程69 处,新修堰渠42.3 千米;新修改造公路61.8 公里,硬化公路和街道3.5 公里,连户路硬化27 公里,实施农网改造8 杆/公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今昔两重天。
     
      文、教、医、卫、技,人人享成果
      实施民生工程“惠民”,发展社会事业“乐民”。岚皋以村级组织“升级晋档”、“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实现老有所养、少有所学、病有所医、困有所帮,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各个阶层。
      该县狠抓农民素质提高,累计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及农家乐经营、蔬菜种植、畜禽饲养、魔芋栽培等技术培训3 期85 场次,培训农民4550 人,有组织输出劳务7000 余人,各村基本达到“户均有1 人能够熟练掌握1—2 门实用技术”的目标。同时,不断加强农村政策、民主法制、公民道德、家庭美德知识教育,引导农民争创“文明院落、文明家庭”,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该县农工部获悉,今年全县78 个村新建和改造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服务室18 处,示范村五保集中供养达到100%,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通讯通村率达到100%,电视到户率达98%。粮食直补、计生奖励补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五保集中供养、农村低保等惠民政策足额兑现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6%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琼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