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加快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品位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系列报道之十

    作者:李静 杨迁伟 时间:2011-12-13 09:09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安康依山傍水,本身就具有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特质。自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总体目标,抓住创建有利时机,坚持全员发动、广泛参与、主动作为、建管并重的创建原则,以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政配套功能、提升城市亮化水平等为重点,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生态宜居、繁荣和谐之城正悄然崛起。
      城市道路建设快速推进。2009年,借助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东风,市建设局大力推进各项重点建设项目,打好创建的攻坚战。东至朝阳门,西起大桥路的中心城区东西大街综合改造是我市创建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的重要项目之一,全长1620米,路宽20米,车行道12米,人行道各4米,历时11个月完成了房屋拆迁、道路建设、街景改造,东西大街面貌焕然一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特色街区,我市将把东西大街路段小北街至朝阳门段打造成民族特色一条街,房屋建筑风格采用安康传统民居风格,在本地民居形式的基础上稍加改造,提升街区的居住和商业氛围,提高街区吸引力,房屋建设及街景改造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整体工程建成后对于改变目前落后的道路现状,完成城市配套功能,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扎实推进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继而实现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三年来,我市每年以完成125%的投资增速来加快市政设施建设,通过三年创建,城市道路总面积增至340.98万平方米,城市骨架不断拉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街区面貌不断更新,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形象和品味不断提升。特别是近两年来,按照“开发江北、提升江南”的建设思路,一大批新建改造项目竣工完成,先后新建了香溪大道、金桥路、高井路、金堂路等7条城市主干道路,新增道路面积43.72万平方米,对东西大街、文昌北路、大桥路、内环路、巴山西路等10条道路和26条背街小巷实施了综合改造。城市道路总里程达到82公里,道路总面积达到144.26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8.7平方米。三年双创完成投资54640万元(截止2011年10月)。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从2008年的5.46平方米,增至10.46平方米,达到了省级园林城市的硬件指标。
      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发展管道天然气,补充发展瓶装液化气,燃气普及率达到81%。在城区开辟了13条城市公交客运线路,城市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4辆。建成了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城区日供水能力11万吨,城市给水普及率达98.6%,水质综合合格率100%。不断加大公厕建设和改造力度,新建公厕13座、改造20座、购置6座活动公厕,公厕达到132座,城区每万人拥有公厕4座。
      几乎所有来安的游客都会说安康的夜景真美。为精心打造一江两岸核心区,彰显宜居小城独特魅力神韵,城市夜间亮化从过去仅满足于夜间亮灯的单一功能,逐步买入城市美化景观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的发展轨道,提升量化档次,先后实施了城市主次干道、城堤公园、汉江桥、安澜楼、滨江大道等亮化工程。三年来,安康城区新增路灯1700余盏,景观灯9600余盏,重大节日庆典期间,累计实施阶段性亮化16次,通过雅间巡查和照面监控系统共同作用,城区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
      历史文化遗存是不可再生的城市资源,我市在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保护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0000余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8处;国有博物馆2个,纪念馆2个,民办博物馆1个,文物管理所10个;馆藏文物藏品22605件(套);汉江古会馆群、陕南古民居群、子午故道、镇坪古盐道、汉阴古梯田、南北朝文物和历代名人古字画在省内外占具重要位置。
      2010年年初,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通知》,制定并实施了安康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对城市历史文化遗存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梳理,充分挖掘本地文化遗产资源,重点抓好安康文庙大成殿、文安楼、奠安塔、金堂寺、安康城堤和东关、西关、新城历史文化街区以及百年以上历史建筑等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展示安康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
      为了保留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印记,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康地域文化特色品种——汉调二簧戏曲为主题,充分运用其剧目、人物、脸谱、行当、乐器、演出场所和习俗等文化元素进行规划布局与设计建设,新建了汉调二簧广场,同正在抓紧启动建设的奠安塔公园和已建成的安澜楼公园一道,为城市增添了历史文化韵味。
      今年以来,更不断加快安康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等八大场馆的北迁与建设,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体征和符号。这些举措在构建城市人文景观,增加城市的文化积淀,提升城市品位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杨雯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