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进“新一轮双创”,民族宗教界认真传达贯彻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进会精神之际,12月1日,市民宗局顺利举办了民族特色饭店从业人员培训班。来自清月轩全体从业人员,市伊协、市清真食品社会监督员,市食安委、食监局、工商局、质监局的分管科长,东西大街片区指挥部办公室以及第五责任区责任单位领导,市区民宗局干部共计140余人接受了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及相关知识和食品卫生创优创卫相关内容专题辅导培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孝芳,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尤成平出席开班仪式。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清真食品这一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我市现有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户1600余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52家。随着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清真食品市场出现了假冒清真、清真市场的私屠滥宰、私贴清真标志、清真食品非清真贮存等现象。为强化清真食品市场监管,配合“新一轮双创”达标,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先后牵头联合双创、工商、质监、食监、卫生等相关部门对清真屠宰市场、大型超市清真专柜、清真餐饮行业、大中专院校清真食堂进行了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陕西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规范我市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秩序,不断提升安康民族特色饭店服务档次和水平,帮助少数民族特色餐饮企业创造品牌,打造我市民族特色饭店龙头企业,推进全国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步伐,营造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良好氛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举办这次培训班,主要就《陕西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食品卫生创优创卫相关规定进行专题辅导培训,进一步提升民族特色饭店依法经营、规范管理水平,使我市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培训,参训人员一致认为,这次培训很及时、很必要,使他们明白了如何依法生产经营管理、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陕西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宣传力度,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整顿,保证清真食品的生产经营更加规范,更好的服务于少数民族群众,为促进市场繁荣、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