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旬阳 > 正文内容

    旬阳:弘扬“孝道文化”创先争优

    作者:樊公奎 时间:2011-12-05 08:55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旬阳县将弘扬“孝道文化”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通过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全民参与,在全社会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主流民风,极大地带动了平安旬阳、和谐旬阳建设进程。
      孝星评选,让敬老爱老成为社会的主流。把“孝星”评选作为弘扬孝道文化之尊老敬老爱老的具体实践,通过深入发掘、重点培养、广泛宣传、评比遴选、浓重表彰、拓展学习,使更多的孝星走出家庭、走上舞台、走向社会,让“孝道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思想,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成为社会的主流。孝亲敬老之星评选表彰实行村(社区)委会每年举行一次,镇平均两年举行一次,县上每三年举行一次。截至目前,涌现出了一个国家级敬老模范村,两个省级敬老模范村,26个市级敬老模范村,137个县级敬老模范村,占村(居)委会总数的52%,44名孝亲敬老之星从各个涉老家庭脱颖而出,其中向秀英、陈彦坤2人分别被国家老龄委等部委授予全国敬老孝亲楷模和全国敬老孝亲之星称号;马安成、张代武、王西武等8人和石世文、敖终娥等14人分别被省、市授予孝亲敬老楷模和敬老孝亲之星称号;谈文艺、陈显鹤等20人被授予县级敬老孝亲之星称号。
      活跃生活,让老有所乐成为社会的共识。把活跃生活作为老后不寂寞的有效举措,通过积极搭建老年人施展才华、发挥余热的平台,让他们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发挥余热、安渡晚年。县财政投累计资100万元建设村级老年协会及老年自乐班,目前,全县80%的农村老年协会有牌子、有组织、有制度、有场所、有活动器具,能够正常开展娱乐活动,既活跃了老年人群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带动了广大乡村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繁荣昌盛。涌现出了吴义智、王国华、刘远清等一大批老有所为先进人物,有的在老年协会建设上积极创新,成为全省基层民间老年组织建设的领路人;有的著书立说,在繁荣地方文坛上辛勤耕耘,硕果累累;有的在艰苦创业方面成就不凡,被评为旬阳县农村退伍军人创业标兵;有的致力于钻研发明创造,为山区普及农业机械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有的在村组干部岗位上顽强拼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其中县老教职工协会和老年体育协会,一直是县城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骨干力量,代表旬阳外出参赛,获得了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的一系列重大奖项。
      关心老龄,让幸福老人成为社会的常态。把关爱老年生活、关心老年健康作为全社会责任,通过建设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养老机构,努力构建全民敬老爱老责任体系,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赤岩镇按照“以人为本,合理布局、整合资源、节约成本、科学管理”的原则,将比较分散,管理成本高,总体服务水平低的三所敬老院整合撤并,从而提高了老人食宿条件和生活环境。同时,该镇卫生院定期为老人开展免费健康检查,做到有病早知道、早治疗,老人生活安定祥和。构元镇社保站为解决老人今冬防寒问题,发起了“关爱五保老人”倡议活动, 120名机关干部、教职员工普遍关注,纷纷伸出援手,踊跃参与增添一套冬衣,表示一点心意的“捐寒衣,送温暖”活动,500余件衣物被及时送到敬老院老人手中。据统计,全县已投入资金1.2亿多元,建成中心敬老院一座、区域敬老院3座、乡镇敬老院39座,建筑面积38000多平米,床位3000余张,全县318个村(居)已经有186个达到敬老模范村标准,普及率达到58%,70%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初步形成了对留守老人托养代养的为老服务体系,同时该县被表彰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仵思桐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