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坚持把政风行风建设作为提高队伍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精心安排。成立了政风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召开了全市环保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大会专题安排。将政风行风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盘子,纳入科室和下属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与环保中心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先后5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了工作成效。
二是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环节。健全完善了首问负责、限期办结、责任追究、服务承诺、监督管理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办事程序,约束干部行为,提高服务效能。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反腐倡廉建设,以审批权、评审权、执法权、采购权、项目分配权、人事权六项权力为重点,认真查找权力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败的关键风险点,建立防控机制,以党风带政风促行风。积极帮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治理技术成熟的企业多途径争取环保专项补助资金,积极为服务对象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对重大、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负责,特事特办,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
三是严格执法,切实履行职能。加强对10家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组织开展了环保执法大检查和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对重金属污染企业、固体废物、化工企业、矿山弃渣、医疗废弃物等进行专项检查,就城区噪音污染、油烟扰民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对移动基站、放射源及医疗射线装置辐射环境管理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监管。全年集中查处重点环境违法案件42件,依法关闭企业4家。积极受理群众环境问题投诉,建立了市级12369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和县级环境应急投诉信息平台,全年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172件,办结率98%,受理环境投诉案件52起,办结率、回复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切实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
四是强化宣传,主动接受监督。通过政务公开栏、环保信息网开辟专栏公开了部门职责、办事程序和各项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开作出了《环境保护服务承诺》、《优化投资环境公开承诺》、《诚信兴业、文明服务承诺》,公布承诺内容、事项和监督投诉电话,聘请了12名环保行风监督员,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组织开展了纪念“6•5”世界环境日暨“保护母亲河,清水送北京,我们在行动”环保志愿者活动,全市悬挂环保宣传标语320多幅,印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局主要领导做客安康广播电台《环境热线》之《对话职能部门、点击政风行风》栏目,就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的意见建议,答复群众关心的环保问题。深入开展了大走访、大下访活动,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认真整改到位并及时反馈。
五是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全年落实减排项目65个,受理审批建设项目环评192个,完成77个建设项目环评专家技术评估,组织申报各类中省环保、污染减排、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环保专项补助项目,当年争取项目资金4000余万元;深入开展创建省级生态县、生态镇、村工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开展。全市生态环境总体良好,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市没有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因环境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为安康循环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