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该县着力在圈舍建设、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供给、市场培育、科学管理六大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升养殖水平和综合效益,全年工作成效亮点纷呈。
畜禽总量稳中增。今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农户出栏、补栏积极性高涨。截止12月底全县生猪饲养量57.1万头,同比增长54.43%,出栏肥猪35.1万头,同比增长88.91%,母猪累计存栏达1.85万头;牛存栏4.5万头,同比增长6.62%,出栏1.4万头,同比增长10.99%;羊存栏11.2万只,同比增长10.75%,出栏5.8万只,同比增长14.13%;禽类存栏173.1万只,同比增长13.23%,出栏108.5万只,同比增长17.01%;肉类总产3.11万吨,同比增长73.68%;禽蛋总产0.25万吨,同比增长20.16%。
畜产建设稳步进。生猪“百千万”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县新建标准化养殖大户158户,其中百头户144个,千头场10个,万头场4个,新建圈舍38840m2。另外新建万只鸡场11个。开展各类技术培训85场次,培训人员60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10000余份。
动物防疫全覆盖。据春秋两季防疫统计,全县集中免疫注射猪口蹄疫苗 39.99万头、免疫注射猪瘟疫苗 39.99万头、免疫注射猪蓝耳病疫苗 39.99万头,分别占应防数的100%;免疫注射牛口蹄疫苗5.77万头,占应防数的100%;免疫注射羊口蹄疫苗11.6万只,占应防数100%;禽流感免疫155.78万羽,占应防数的100%。猪、牛、羊挂标率分别为88.3%、86.5%、87.4%。畜禽养殖户(场)数31010户,建档率100%。
卫生监督稳市场。一是市场监督检查。在全县范围内检查超市、各商店经营动物产品摊位260家/次,检查猪胴体358头,牛羊胴体64头(只),冻大肉430公斤,畜禽副产品200公斤,白条鸡1100只,禽蛋400公斤;检查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率、持证率均达98%以上。二是屠宰检疫。全年共检疫生猪2.4万头,开展旋毛虫、“瘦肉精”等抽样监测工作,按照10%的比例对待宰生猪进行抽样监测,共抽检生猪150余批次,检出不合格肉品1200公斤,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产地检疫监管。共检疫活畜禽24.8万头只,产地检疫覆盖率达100%,农户散养畜禽产地检疫率达80%以上,规模饲养场产地检疫率达100%。四是调运监督管理。建立规模养殖、贩运户动物防疫档案78户,审批畜禽调运(进、入)87批次,其中调出生猪37974头,调入良种 360 头,均凭证调运。五是冷藏规范管理。建立报检户档案126户,报检鸡副、鸭副产品314公斤,禽蛋300公斤,冻猪肉860公斤,牛羊肉400公斤。开具各类检疫证明110余张。六是证、章、标识管理。共发放动物免疫登记册360本、标识381100枚,领发产品证108本、检疫合格证320本。七是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共审换《动物防疫合格证》78份。八是动物疫病监测。全县11个镇猪、牛羊、禽共检测728头/只,抗体效价保护率分别在88%、90%、90%、92%;检测规模养殖场10家,生猪屠宰场2家,禽类养殖场4家,共抽样检测340头/只(份),向市预控中心送检100头(份)。
兽药饲料保安全。一是“瘦肉精”的检测。购置“瘦肉精”快速检测卡1200余份,抽调8名人员对160个规模养殖场、86家饲料兽药经营店、2个定点屠宰场,进行抽检,合格率100%。在县城、镇集贸市场,人口集散地,张贴了80份关于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的公告,并印制发放了1500余份“瘦肉精”整治宣传资料。二是兽药饲料整治。集中培训兽药、饲料经营人员8场828人次;出动执法车辆60余车次、执法人员180人次(包括检查超市、商店、市场),检查兽药经营单位及兼营兽药单位128家(次),检查兽药针、粉、片、添加剂6大类111个品种中查处假劣兽药2种、过期18种、无GMP 3种、标签和说明书不符4种,清缴抽检不合格药品2种,查处兽药无证经营两起、无证经营饲料2起,对其进行停业培训、考核、审验限期整改工作。检查生猪养殖场14家2次、奶牛养殖场1家4次,使用饲料中均属合格;检查23家畜禽养殖场自配饲料检测中未检出违禁药品。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共查处案件3起,并没收不合产品328公斤,当场作无害化处理结案。
法制宣传防未然。该县全年组织了6次大型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发放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肉食品安全宣传材料10000余份,提供广大市民咨询服务1.5万余人次,出动宣传车15余车次,悬挂宣传标语100余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