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紫阳县为实现副科级后备干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发挥后备干部队伍“蓄水池”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副科级后备干部管理。
一、公开选拔,择优而入。该县每二年调整一次后备干部,每年对各党委和部门在年终考核中综合成绩为前三名的优秀干部进行一次补充选拔,每次补充选拔人数不超过当年在册后备干部总数的10%。
二、搭建舞台,精心培养。研究制定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目标和方向。一是组织后备干部参加脱产培训和自学,要求每名后备干部一年接受不少于20天的培训,至少撰写2万字的读书笔记,并结合工作实际向县委组织部上交一篇以上有情况、有分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或建言献策文章;二是有计划、有目的选派后备干部到上级党校深造或到县级机关和基层交叉锻炼;三是组织后备干部参加全县大型专题调研、理论研讨、扶贫帮困等活动,分配给它们急、难、险、重任务,通过“交任务”、“压担子”,进一步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劣汰优进,动态管理。每年在对后备干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将其重新进行分类排队,三年内没有进入股级的一般干部、民主测评不赞成票超过20%的及年龄超过45周岁的干部将被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然后通过补充选拔的办法充实优秀干部。
四、备用结合,量才而用。积极创造机会,使后备干部人尽其才,避免备而不用。一是副科级领导干部和非领导干部坚持从后备干部中选拔,对确属特殊行业和岗位需要的,需经县委同意,方可打破后备干部身份限制选拔;二是各党委、部门在选拔本级管理的中层干部时,优先考虑和使用副科级后备干部;三是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通过直接面试的方式,参加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紫阳县向安康市受灾兄弟县区献爱心[ 10-18 ]
下一篇:紫阳县干部年轻化成效明显[ 10-19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