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 > 正文内容

    围绕依法行政 坚持标本兼治 着力打造规范执法强警工程

    作者:佚名 时间:2012-03-10 14:31 来源:市政府法制办 字号: 打印

    安康市公安局
    (2012年3月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8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法的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以“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载体,以“整体规范、公信提升、群众满意”的目标,深入推进规范执法、依法行政工作。通过不懈努力,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有效的促进了全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进步。近年来,全市新发信访案件和民警违法违纪案件明显下降,两率一度和行风评议等次逐年攀升。2011年度,安康市公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59%,居全省第一;公众对公安队伍满意率达到78.05%,居全省第二。4个县公安局被评为省级执法示范单位,28个基层所队被评为市级执法示范单位。市公安局被省委依法治省领导小组评为五五普依法治理先进单位,被市委政法委评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被省厅评为全省执法质量考评工作组织优胜单位,许多单项执法工作名列全省前列。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解决突出执法问题为突破口, 纠反求正,积极顺应规范执法的形势要求
      执法问题的发生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公安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顽疾,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市局党委认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顺应人民群众对规范执法的要求,首先要找准并解决突出执法问题。一是开展警种检查评估活动解决执法问题。2008年,市局党委在深入调研和全面分析全市执法的基础上,超前部署、科学规划,决定从民警基数大、执法任务重、执法问题频发的重点警种入手,每年选定两个警种,进行检查评估,下硬茬解决一批屡禁不止、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执法问题。三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治安、交警、刑侦、消防、经侦、禁毒六大警种检查评估活动。这些警种的民警数量和执法工作量均占到全市90%以上。通过检查,找准各警种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进而完善各种工作措施,民警规范执法的意识明显增强,警种执法规范化程度明显提升,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大幅提升。二是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解决执法问题。行政拘留执行是执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历次的执法考评中,针对个别单位“打法律白条”,无故不执行拘留或违规操作暂缓执行,有的还引发群众上访等问题。2011年在全市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行政拘留、劳动教养执行情况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为了确保取得实效,市局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科学设定检查方法,历时三个月时间对全市两个年度的行政执法台帐、内部审批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执法问题,抓住不放,5次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整改措施,逐案逐人扎实整改,在全市引起了强烈震动,真正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通过检查还严肃了工作纪律,促进了规范执法。为了巩固检查成果,市局还制定了执法刚性指标、适时抽查,目前,全市行政拘留执行率达90%以上,劳教执行率达100%。行政拘留执行不到位这一突出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三是推行“三个一”机制解决执法问题。领导带头是根本,只有领导带头整改执法问题、带头剖析执法问题、带头查处执法问题,才能使执法问题得到根治。2010年开始,市局在全市公安机关要推行领导干部“三个一”机制,即:各县分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主持剖析一个典型案例,集中解决一类突出执法问题,抓创一个执法示范单位;基层所、队长和教导员每季度带头主办一起案件,整改一个本单位执法办案中的薄弱环节,评选一个执法办案能手。市局公布各县分局局长、政委的“三个一”,各县分局公布班子成员和基层所队的“三个一”,定期通报检查。这项活动开展三年来,着实解决了一大批长期影响基层公安机关执法的突出问题。09年以来,全市有理涉警投诉案件和有责涉法信访案件逐年同比减少,司法机关确认的执法问题明显减少,全市公安机关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二、以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为核心,苦练基本功,筑牢规范执法的思想根基
      规范执法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民警的专业素质尤其是法律素质直接相关的。为此,市局立足实际,想方设法在执法主体上作文章,精心打造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以此整体提升公安机关规范执法的水平和能力。一是开展专门培训提升规范执法能力。市局根据《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编制了400余道试题,挂在公安网上供民警开展自学自考,组织全市民警对《执法细则》、公安业务基本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进行全员培训。市县公安机关定期举办“执法规范化大讲堂”,邀请政法部门法律专家、执法骨干对执法民警进行专题培训。二是在实战训练中提升规范执法能力。以“轮值轮训、战训合一”训练新模式为载体,形成“大教育、大培训”工作格局,在实战训练中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先后制定出台了《“轮值轮训、战训合一”训练实施方案暨考核实施办法》等5个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管理办法、考核办法、组训方式,参训对象、兼职教官队伍、课程设置等。在轮训当中,始终坚持整体抓业务培训,个人抓规范养成,每月抓考核,每季度抓考试,并把教育培训和实战训练相结合,“规范执法”、“群众工作”和“舆论引导”三个重点,取得了“素质有效提升”、“队伍形象有效展示”、“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三是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活动提升规范执法能力。在公安部印发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意见通知之前,市局就把典型案例剖析活动作为民警执法培训、提高执法能力的有效载体全面推广。市局对各县分局、各执法警种典型案例剖析的质量和数量作了明确规定,案例及查处结果定期上报市局,精选的典型案例在全市公安内网上公开发布,汇编成册,形成典型案例剖析专辑。组织民警学习,提高民警规范执法的自觉性。与此同时,市局还把旁听庭审作为执法培训的有效载体,强制推行。09年开始,全市刑警旁听庭审率已达民警总数的150%以上;治安(派出所)民警旁听庭审率达民警总数的50%以上;专(兼)职法制员旁听庭审率达法制员总数的150%以上;选派优秀民警到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等院校脱产学习。组织基层所队长前往外省市跟班学习、抽调法制员或执法骨干分期分批到法制室跟班学习,带动本部门、本警种民警执法能力和水平的提高。2009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各类法制培训260余场,参训民警195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执法的主体能力和水平。
      三、以“两大工程建设”为依托,深化保障,着力提升规范执法的层次和水平
      为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我们以建立健全执法长效管理为核心,以深化建设为保障,努力实现全警规范奋斗目标。
      (一)以执法信息化促进执法规范化。为确保执法规范、透明,市局以全省执法办案与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应用为抓手,推动网上执法强制入轨。一是在系统配套装备上舍得投入。想方设法、穷尽所有,为执法办案单位配发了高配置电脑、彩色打印机、摄像机等设备,执法车辆安装了GPS定位系统,一线执法民警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和单警装备。二是在应用技能培训上全警达标。举办10余期网上执法办案系统应用培训班,对全局执法民警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实现了应用技能全警达标。三是在应用上全警强制推行。制定《网上执法办案工作规范》、《强制推行网上执法办案系统应用责任追究规定》等制度,强制推动全警应用,实现了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活动网上监督,从根本上提升了执法管理的水平。在此基础上,从物证保全、涉案财物、案件卷宗管理等执法环节入手,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力促执法管理信息化,实行物证和涉案财物条码管理、未破案卷信息系统管理、视听资料类证据数字化管理。
      (二)以强化执法场所建设管理促进执法规范化。《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目标和成效标准》发布后,我们把执法场所规范化改造作为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全力推进。一是定死任务、压实责任。市局在省厅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场所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多次重申2011年底前100%完成任务的要求。市局党委还连续召开了5次全市电视电话会议、3次工作汇报推进会,反复强调把执法场所改造作为一场攻坚战,决战决胜。同时明确指出,执法场所改造要由“一把手”担当“第一责任人”,必须作为“一把手”工程予以推进,完不成任务的,局党委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整改后仍完不成任务的,坚决对“一把手”予以调整。二是提高标准、树立标杆。为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市局在研究执法办案所需功能的基础上,制定了执法场所“八室”设置和管理规范,从“硬件”、“软件”,从“使用”、“管理”作了统一的标准化规定,为基层实施改造明确了方向。市局在全市选择了1个县局、10余个基层所队作为标杆创建单位,先期实施执法场所改造。市局还在汉阴县局、宁陕皇冠派出所召开推进观摩会,促进全市工作交流经验。三是定期通报、严格考核。建立了领导联系点制度,局党委成员包干负责,并实行“拉网式”的督导检查。同时,把执法场所改造纳入年底目标责任考核验收,截至目前,全市135个派出所已全部改造完成。通过执法场所改造工作的迅速推进,有力地带动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以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执法规范化。针对历次执法检查和专项活动,加强执法调研,形成了一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及实用性强的执法规范,修定完善各类执法制度100余件。市局制定了《安康市公安局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管理规定(试行)》、《安康市公安机关个案监督规定》,以局长令形式发布了《全市公安机关接处警工作规范》,制订了《法制员管理制度》、《治安部门办理行政、刑事案件规范》、《刑事案件涉案材料物证管理规定》、《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审核程序规定》、《交警部门规范执法执勤十条规定》、《安康市消防支队行政案件办理责任制暂行办法》、《全市公安机关常见治安行政案件处罚裁量标准》等。目前全市已经基本形成覆盖全警、简明管用的执法标准体系,为全市广大公安民警规范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按照全市依法行政和创建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市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全市公安工作实际,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举措,继续深入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为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市、建设美好安康作出应有贡献。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