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绿色安康 > 正文内容

    实行“院财局管” 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作者: 时间:2012-03-30 17:22 来源: 字号: 打印

    安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1月10日


        编者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近年,各地普遍形成给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额预算的共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2011年,紫阳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院财局管”,做了有益的尝试。现将该县的主要做法全文刊出,供参考借鉴。

       实行“院财局管”  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和监督,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从2011年9月1日起,紫阳县对所有乡镇卫生院实施“资金统一管理、药款集中支付、收支分户核算、全程监督服务”的“院财局管”管理制度。该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乡镇卫生院的财务收支行为,防范了债务风险,完善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定位,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截止12月11日,全县已审核拨款25个单位49次,累计拨款347万元,核减、退回不合规支出3次,涉及金额7万元,核减纠正超标准支出15个单位30人次,金额近1.5万元。
        一、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机构
    实行“院财局管”管理制度,即在保证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权、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三权不变”的前提下,在人事权不变的原则下,抽调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人员,成立县卫生局“院财局管”集中核算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核管办”),具体负责全县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完善规章制度
        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建立健全了“院财局管” 集中核算管理办公室《服务承诺》、《报账程序》、《会计岗位职责》、《乡镇卫生院财务报账员工作职责》等制度。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实行“八个统一”。即:统一编制预算、统一设置账户、统一报账制度、统一收付方式、统一办理采购资金划拨、统一收费票据管理、统一会计电算化、统一档案管理。
        (三)突出管理重点
        一是建立账户,统一管理。设立紫阳县卫生局“院财局管”核管办单一账户,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每日存入该账户,同时保留乡镇卫生院原有基本户,用于接收县核管办核拨资金及正常业务结算。
        二是建立业务备用金制度。根据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服务量、服务半径等因素,核定定额备用金,以方便乡镇卫生院资金周转和及时结算。
        三是财务管理分区负责。将全县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分为三个责任片区,由3名业务熟练的专职会计分别负责,严格执行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
        四是集中核算,按期报账。乡镇卫生院实行报账制度,不再保留会计,只设一名报帐员,负责乡镇卫生院资金收支结算和向县核管办报账、申请拨款等业务。
        二、取得成效
        一是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使会计核算规范、准确、快捷,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及核算水平,使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由过去的粗放式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
        二是规范了资产管理。推行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管理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必然要求,为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三统一”集中货款支付奠定了基础。
        三是规范了收支管理。实行“院财局管”,可有效监督乡镇卫生院统一收费项目、标准和药品“三统一”政策的执行,保证新农合基金的规范管理使用和新农合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可严把审核关,对不合规的支出、票据予以纠正和完善。有力杜绝了非“三统一”药品购进、非审批的资产购置等行为。
        四是有利于整顿财经纪律。乡镇卫生院工资支出实行全院绩效总额控制和个人绩效不超过本人档案工资30%的双向控制,有效解决了卫生院之间,院内职工之间收入高低悬殊过大,岗位不同而出现的工资待遇不公平现象,促进了分配公平、绩效公正,有效调动了卫生院职工的积极性。
        五是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院财局管”制度实施后,使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从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使财务管理由“暗箱操作”转变为“阳光作业”,提高了乡镇卫生院自觉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屈孝旭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