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取得重要进展。这是市安全监察局有关负责同志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的。
该负责同志说,安康的安全生产工作几年来一直处在全省领先位置,得到上至省上下到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各行业、各部门及全社会认可。但是,安全问题在不发生事故的时候几乎或很少为社会和广大群众知晓,尤其是在事故发生率低,重特大事故少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其实,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围绕安全生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这首先表现通过对重大隐患的治理,使全市安全生产基础明显好于往年。该负责同志介绍,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列入省、市安全生产数据库的l23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已经完工41处,13处正在治理中,石泉汉江大桥、汉阴观音河水库、部分县区人口稠密地段山体滑塌、危房校舍、316国道多处急弯险段等重大事故隐患的资金问题和技术难点相继解决和攻克;至2005年7月底,全市19处危房校舍已经全部得到整治和监控;34座危险病库有11座治理完工;21处滑坡地段中的5处治理完工;6处危险路段中的3处治理完工。
同时,对重点部位的安全预防措施进一步夯实。安监机关对过去由公安等机关监管的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危化品生产销售两大行业进行了拉网式的逐个检查及经营证照核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使事故发生几率大大降低或减少。鉴于线长、点多的陆路、水路交通运输是事故大头之实际,从今年2月底起,提高水路交通运输市场准入标准,坚决打击“三无”船舶,对确保水上运输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对陆路运输,从源头人手,严把运输业主的市场准入关,强化对汽车客运站、货运站的安全管理,严禁超载运输,严禁客运车辆夜间营运;加强对基本建设的安全管理,坚决杜绝违章作业。
同样的监察、管理、查处力度覆盖到建筑业、工业生产特别是矿山开采领域。市县区安监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排查发现若干无证照生产、非法开采、带隐惠开采以及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要求工人下矿开采等事故隐患并采取坚决措施予以排除;对井下燃油风压机、采空区无矿柱、无加固以及采空区、盲苍、废苍未采取填充和封堵的矿山一律停止作业;对无开采手续的非法开采,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矿山一律停产整改;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危化品生产销售和烟花爆竹生产销售以及不具资质的建筑队的带病作业问题一律采取果断措施,防患于未然。
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和落实,使全市2005年头两个季度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呈现出良性态势,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