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要求,市编委办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严格审核,顺利完成了2011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工作任务。在年检中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确保年检工作的顺利推进。
精心准备,周密安排。一是认真梳理法人登记档案资料,年检工作启动前,对事业单位法人进行分类统计汇总,编排了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名单,摸清了应参加年检单位底数。二是及时衔接,到省局领取了年检标签和法人证书,下发到各县区事登局,保证工作按时展开。三是印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的通知》,对事业单位年检的范围、时间、内容、程序及工作要求等进行了明确。同时,在安康日报、安康电视台、市政府网、安康机构编制网等媒体和公务平台发布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公告,扩大年检工作影响力,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创新形式,搭建平台。一是制订了《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样表和填写范本、事业单位登记和年检工作流程、提交材料、填写说明等配套表册,在市机构编制网上传,方便事业单位下载和参考填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有效的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建立了由举办单位人事干部、事业单位经办人员、县区登记工作人员参加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QQ群,方便沟通,解答政策,实现了网络预审,提高了审验效率,受到了各事业单位的欢迎。三是积极与银行、质监、物价等法人监管联席会议部门沟通协调,要求其在行使行业相关资格年检时重视审核法人证书,制约并督促事业单位主动参加法人年检,以确保法人单位的参检率。
严格程序,规范行为。一是严格年检资料审核。按照《条例》和《细则》规定,明确和规范了办理程序,对事业单位名称、人员编制、资金来源、办公场所、业务开展、证书使用等内容逐项审核,确保表格填写规范,材料齐全有效。受理过程中,对一些资料不齐全或填写不规范的事业单位,通过现场指导或电话告知等方式进行纠正和督促完善,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当面受理。二是年检前集中变更登记。审核过程中发现有名称、法定代表人、办公地址、经费来源等发生变化的,要求先按程序办理变更手续,颁发新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而后在申报年检事项。三是加强指导协调。通过电话指导、网络预审、当面沟通等形式,耐心解答政策,热情提供服务,主动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年检工作效率。四是推进实地审核。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在审核书面材料的基础上,组织人员深入到部分法人事业单位开展了以“认门、认人、认事”为主要目的的法人年检实地审核活动,查看办公场所,了解业务开展情况,力求年度报告和登记事项符合实际,初步起到了宣传政策、了解业务、核实情况的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