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市公安局汉滨分局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上取得了优异成绩,2个单位、3名民警受到省级表彰奖励,5 个单位、4名民警受到市级表彰奖励,9个单位、9名民警受到县级表彰奖励,近几年,汉滨分局始终把“五坚持”、“五规范”贯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之中。
“起初,被‘监视’是不适应,但慢慢发现,被“监视”的好处远远大于这种不适应。”汉滨分局某派出所民警讲述了他的一次亲身经历,“有一次深夜出警遇到一个醉酒者,清醒后说民警打过他。要是在以前,那可就说不清了,大半夜的也没证人,还好当时我们带着执法通,把录像一放,这人就灰溜溜地走了。反过来,监督是双向的,基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也不敢做出违规违法行为了。
“公生明,廉生威”。追求程序、操作的规范和正义,依法保障当事人权益,是执法者的永恒目标。汉滨分局始终把“五坚持”贯穿规范执法。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全警参与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整体发展的关键所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是系统工作,大到侦查破案,小到办证办照,需要上下协调、齐抓共管。二是坚持执法主体的思想认识和执法能力等“软件建设”和执法办案场所改造、执法办案与监督信息系统应用、更新执法装备等“硬件建设”两手抓,形成合力,并驾齐驱。在网上执法办案工作中,截至目前共采集上报执法办案信息8类3289条,录入行政案件328起,录入刑事案件221起,使网上办案工作步入正常轨道。三是坚持典型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组织开展“点菜式”、“短平快”式执法培训班,推行“以案说法、以案析理”,定期组织民警召开案件点评会,点评案例、分析问题、讨论争议,确保点评一案,教育一批。从全局挑选150名执法能手,开展“一帮一、师带徒”活动,对新入警人员进行传、帮、带,并实行“捆绑式”考核,以此提高新入警民警执法能力。今年1至6月该局已举办各类培训活动27期,案件点评会13场,教育培训民警1800余人次。四是坚持深化执法质量考评工作。分局法制部门全面推行月考评、季通报机制,将考评具体到个案,案件考评率达100%。政工、督察部门会同法制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评,与年终评比、评奖、职务晋升挂钩。五是坚持抓好执法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战训合一、参加庭审、法制讲座、执法资格考试、到法制部门“跟班作业”等形式,把执法办案骨干民警和法制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着重加强对新颁布的《行政强制法》、修订后的《执法细则》的学习培训和掌握应用。
“螺丝壳里做道场”,这是群众对一些公安场所精细化建设的生动比喻,也是汉滨公安分局执法“五规范”的真实写照。一是规范完善改造执法办案场所。该局所属22个派出所及机关专业警种全部完成功能区改造任务,制订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管理,特别是对视频、音频监控设施要求不断进行检测,确保监控、录音设备正常运转,发挥作用。二是规范执法行为。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分局先后制定下发了《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执法公开制度》、《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执法操作规程》、等4个制度,使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有章可循。三是规范工作流程。分局对民警的执法办案作了较为系统地规范,并随时进行指导、检查、监督,严格要求办案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事,做到万无一失。四是着力规范执法主体,坚决杜绝无执法资格的人员单独执法办案。分局法制部门会同政工、督察部门及时到各执法办案单位进行检查,杜绝和避免了非执法主体人员单独执法的问题。五是着力规范落实上级公安机关有关规范执法的刚性指标。对案件评查、行政复议、诉讼撤销率、劳动教养投所执行率、民警违法违纪、执法台账合格率等十个方面的指标实行了严格考核,从而有效杜绝了不规范执法现象的发生。
据统计,今年以来,汉滨公安分局在办理的1000多起刑事案件,打击处理不法人员800余人中,无任何违规执法行为,有效地打击了犯罪,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对治安满意率达9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