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紫阳县创建“全国富硒绿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以来,该县紧扣创建工作要求,通过实施“八大工程”,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建热潮。
重基地,狠抓茶园扩展工程。该县利用本地茶树良种,采取专业建园方式,新发展紫阳种无性系丰产示范茶园0.5万亩,改造培育各类老茶园7万亩,着力建设向阳、红椿2个现代农业茶叶示范园区,蒿坪、双桥2个千亩国家级标准化示范茶园,13个茶叶种植示范镇,17个“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2013年全县紫阳种无性系丰产示范茶园新建面积将达到1.5万亩。
重品质,狠抓良种繁育工程。按照提纯、复壮、扩繁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紫阳茶树良种无性繁育,在蒿坪、红椿、双桥、东木等镇新培育500亩紫阳茶种苗繁育基地,确保茶园建设种苗供应。同时成立茶树良种繁育研究中心,尝试试种推广富集硒能力更强、更符合紫阳茶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茶树良种。
重管理,狠抓绿色防控工程。走良好农业规范之路,全面推行茶园无公害管理,实施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茶园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茶叶农残和重金属污染。在抓好蒿坪、红椿、双桥、焕古、城关、向阳等镇6000亩茶园配方施肥示范工程的基础上,2013年春季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重加工,狠抓企业标杆工程。按照高标准建厂思路,培育茶叶加工示范企业15家,其中国内一流标杆企业3家。对不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适度整合,在已通过“QS”认证的企业内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统一生产执行标准。
重效益,狠抓品牌战略工程。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完善品牌建设培育的政策和措施,出台紫阳富硒茶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省名牌产品等标识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各标识准许使用条件和标准。始终坚持品牌、包装、质量、标准、宣传统一管理,深入挖掘紫阳茶品牌文化内涵,有效展示和扩大品牌影响,充分实现品牌应有价值。
重监督,狠抓质量保障工程。完成对《天然富硒茶标准综合体》的修订,建立中国•紫阳富硒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完善质量信息档案可追溯系统,形成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有效控制基地生产、企业加工、市场销售等区域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紫阳富硒茶产品质量。
重诚信,狠抓行业自律工程。继续实行紫阳富硒茶许可证制度,启动驰名商标防伪标识,按照标杆企业、骨干企业、茶叶初制加工厂、茶叶复制加工厂进行层级管理,用好紫阳富硒茶中国驰名商标,建立质量诚信体系,构建有序生产经营环境,培养一批省级质量诚信A级企业。
重人才,狠抓队伍建设工程。该县通过与江西婺源茶校联营开办系列茶业学历培训班;聘请相关专家举办评茶师、茶艺师培训和企业质量管理及产业技能培训;派员外出考察学习等措施,培养和引进了大批管理、技术专业人才,为“全国富硒绿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的成功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紫阳县“全国富硒绿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是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的茶业类唯一一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创建工作难度大、门槛高,县政府每年将筹措专项资金1000万元、协调落实信贷资金3000万元致力于“示范区”创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