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哟,嗨哟……”4个壮年汉子喊着号子,抬着一块大石头,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施工点走去,砌石坎的师傅正眯着左眼,右手不停地用小钢钎撬动着石头,调拌水泥、沙浆的人们正手挥铁锹左右开弓铲个不停……这是记者11月9日在宁陕县金川镇小川村农田水利建设施工现场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情景。
60岁的胡从双正用背篓背着泥土往填方的地方倒,他脚上的胶鞋粘满了泥巴,一边干活一边对记者说:“我从17岁开始就参加了这条堰渠的修建,它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没有这条堰渠,沿途的农民每年休想栽上秧子,人畜饮用、灌溉、洗衣服的水全靠这条堰供水,国家为了这条堰也出了不少钱,咱老百姓出点力是应该的,我们自己享受得到。”如今他已在工地上干了一个星期。
工地上30多位来自不同村、组的群众清淤泥、抬石头、砌石坎、背泥巴、调沙浆……忙得不亦乐乎。金川镇小川村的村支部书记胡世润在工地上满头大汗地说:“我们村6个组600多亩稻田全靠这条堰渠的水灌溉,说到修堰,村民们积极性都很高,这几天每天有40多个人来参加劳动,现在把堰渠修好了,明年春天灌溉就没问题了。金川镇有1500多亩农田都靠我们自己修建的堰渠灌溉。”
一大早就从10公里外的小川口村赶过来修堰渠的彭书安告诉记者,他家有3.5亩水田,每年产2000多公斤稻谷,如果没有这条堰的水就会颗粒无收,所以每年修堰他都要参加。
记者在采访中,无论是在金川镇小川村修建堰渠的工地,还是在其他乡镇的农田水利建设施工现场,老百姓自觉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热情让人感动,处处都是一派农田水利建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宁陕县水利局局长胡高才说:“近段时间来,局里派出数十位技术员到基层一线指导农田水利建设施工,吃住都在基层。”
据县水利局负责水利股的办公人员介绍,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到目前已出动机械40台次,恢复改善灌溉面积802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平方公里,修复水毁16处,修建渠道5.3公里,河堤2.1公里,人畜饮水工程10处2200人,投入资金8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