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县多措并举破解移民搬迁五大难点

    作者:叶飞 刘攀 时间:2012-09-21 09:26 来源:紫阳县委宣传部 字号: 打印

      大规模避灾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性极强,时间跨度较长,资金投入巨大,各种困难交织。一年多来,紫阳结合当地实际持续创新思路,不断破解工作中的矛盾,始终保持了移民搬迁的有力有序推进,确保农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统筹资源,破解基础设施配套难题。移民搬迁安置财政补助资金只补到户,没有对安置点的基础设施类项目安排专项资金,如配套设施跟不上节拍,会造成规划和建设严重脱节,给移民搬迁户生产生活带来困难。紫阳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综合运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及陕南山地移民搬迁等各种政策机遇,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捆绑项目资金支持安置点建设,对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这种工作机制推动下,蒿坪镇打破县镇村区域界限,采用“五统一”办法,与省移民搬迁公司联合兴建新型现代农村示范社区,集中安置周边危、滑、险和高山地带移民,建成后可安置农户1000余户4000多人,并配套建有限价房、廉租房,供不同需求群众自由选择。据统计,仅2011年全县捆绑用于移民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的资金就达3100余万元。
      均衡推进,破解搬富不搬贫问题。实施移民搬迁,贫困户既是难点也是重点。紫阳按照“三优先、抓两头、促均衡”原则,实行地质和洪涝灾害高易发区优先,生存条件恶劣区优先,面上危房户和特困户优先,一手抓能人大户进城入镇,一手抓鳏寡孤独残等特困户、五保户、空巢老人、留守家庭等需要政府重点帮扶的对象。通过紫阳独创的“标底公开,现场二次报价,合理低价中标”招标办法,加上群众现场听证,将安置房屋造价控制在1100元以内,尽量让群众少拿钱直至不拿钱。对困难户实行领导干部分片包抓、一般干部包组联户、村组干部帮户的移民搬迁建房工作责任制,实行“人盯户”、“一对一”包抓帮扶机制,组织干部群众为困难户提供信贷资金抵押担保和投工投劳,及时协调解决搬迁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利用和适当扩大农村敬老院,确保五保户全部集中供养。探索建设公租房和廉租房,解决部分特困群众搬迁问题。目前,紫阳启动特困户搬迁412户989人,已安置入住499人。
      创新理念,破解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问题。在紫阳建房多需开山,砌坎,修挡护,房屋基础部分就占总投资40%左右。要顺利推进大规模移民搬迁,控制建房成本十分关键。紫阳各镇通过企业垫资代建或搬迁户交预付款等形式,筹资先行施工建设。初期确定的10个示范点,由县政府筹措资金,给每镇暂借100万元,作为建设启动资金。采用这些措施,使这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同时,县上迅速调整思路,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集镇,利用土地资产融资,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鼓励引导工商资本、返乡能人开发建设。在这样的思路引领下,21个镇竞相创新运作模式形成了多个亮点。如高桥镇动员外出创业人士郑远元和李远权,分别承建了裴坝、兰草两个集中安置点,并发展相关产业项目吸纳入住户就业。而毛坝镇整合防洪河堤、物流中心、高速客运站等多个项目,以适度微利引入商业开发,使集镇骨架整体拉大三分之一。截至9月上旬,省市下达紫阳县4500户16650人移民搬迁安置任务,该县已落实4945户19512人,全县确定的55个集中安置点370个建设项目,已全部启动建设。
      强力整合,破解集中安置土地紧缺问题。数据显示,紫阳每平方公里人口承载量为158人,紫阳城镇化率截止2011年才34%,远低于全省47%的比率。推进集中安置,不但可以节约稀缺土地资源、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避免复制农村,也是县域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紫阳统筹城乡规划用地,严格规定移民户建新房拆老房,以土地置换等形式规范移民建房用地。县上从住建、国土等部门抽调技术干部,对规划的集中安置点和农户分散建房选址逐一进行审核,帮助群众选址建房。在推进城镇建设中,坚持整区连片开发,节约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也努力新增可用地。在县城西门河沟地段通过封沟筑坝,移山造地,新增建设用地500亩,可满足未来2万人进城居住需求。今年底,随着各安置点陆续建成入住,紫阳城镇化率将由此提升至39%。
      适度超前,破解移民就地城镇化问题。紫阳常年有8万左右农民在外务工经商,适应这批人离土进城入镇的期盼,紫阳把山地移民和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集镇建设相结合,明确要求集镇附近的移民安置点要完善配套设施,力避“复制农村式”搬迁。双桥镇在集中安置点建设中把一楼全部设计成门面,并配套建设广场、停车场、社区活动中心和农贸市场;而焕古镇则利用沿江优势,把集中安置点建设与“汉江画廊”旅游带对接,打造未来滨江旅游景点。通过这些方式,不但很好的发挥了安置点聚集各种要素的效应,同时也减少管理成本,降低了行政成本,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琼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