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县狠抓创先争优竭力为民服务

    作者:佚名 时间:2012-10-08 09:12 来源:市委创宣办 字号: 打印

      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紫阳县委以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为突破点,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从群众最关注、最迫切、最现实的需要抓起,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共享农村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针对农村群众发展方向不明、经济基础不牢、科技应用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该县整合县、镇、村三级党员干部力量,建立“三级联动、结对包抓”的帮扶带富机制,零距离指导服务群众,全力助推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一是党组织联动包抓。大力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全面实行县直部门包联村制度,深入推进“三联共建”活动。全县80多个县直部门和中省驻紫单位党组织与100个重点村、特困村、新农村结成帮扶对子,选派党员干部骨干分别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联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建。二是干部包组联户帮带。建立以“一本民情信息档案、一本联系农户通讯录、一纸服务承诺书、一本入户工作日志、一张便民服务监督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干部包组联户“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县1100余名乡镇干部与740个组70000多农户建立“包组联户”关系。三是党员承诺定责帮扶。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制,农村无职党员普遍实行设岗定责,组织开展“我承诺、我服务、我奉献”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引导8000多农村党员主动领岗、亮牌承诺。
        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不方便、利益诉求不畅通等问题,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形式,积极为群众提供亲民、便民、惠民的管理和服务。一是机关干部经常性下基层听民声。深入开展机关干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定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农户和田间地头,接地气、转作风。二是便民服务网点全天候办民事。大力推广“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一站通”服务模式,全县共建成各级便民服务站点230多个,便民服务网络覆盖城乡。三是基层联防联控多渠道安民心。依托村级活动场所正规化建设,普遍设立村级计生保健室、警务室,组建治安联防队,建立党员治安责任区,定期开展巡逻检查、组织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提高农村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针对农村群众生活单调、枯燥乏味的实际问题,多形式组织农民群众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文明、便于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是加强阵地教育,树立正确的文化导向。开设空中课堂,充分发挥网站、广播电视台、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的宣传喉舌作用,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健全活动阵地,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全面覆盖”的原则,大力推进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全县累计建成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站21个、村级文化室200多个,开放农家书屋219个,新建农村远程教育站点109处。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调频广播覆盖城乡,成为宣传政策、指导工作、传播文明的重要平台,先后荣获国家五部委表彰,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三是开展文明创建,提高农村文明水平。坚持把学科技、讲政策、树新风作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以创建促示范,深入开展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巾帼文明示范户”、“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定期评选表彰,激发争创活力,不断营造农村文明之风,形成了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杨雯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