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阳县根据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双培双带”活动,积极探索实施“能人治村”,充分发挥“能人”的引领带动作用,凸显出了“能人效应”。
该县城关镇草坪社区地处城北,社情民意复杂,社区内社会治安混乱,过去是出了名的“乱村”。2008年换届时,致富带头人王兴根当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党员群众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积极引进企业、组建铁艺加工公司,多方争取项目,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规范化活动阵地、修建步行休闲景观广场,改善了社区的对外形象,凝聚了人心,2009年该社区被评为县级治安模范社区,2011年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区。该县甘溪镇梯岩村地处高寒山区,土地贫瘠,无主导产业,农业收益极差,群众生活困难。2008年在外创业有成的刘勤军当选村主任后,年组织本村500余名剩余劳动力到他所承揽的陕西韩城煤矿掘井开采队从事采煤工作,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先后培养大小老板40余人,群众自筹资金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把自来水接到家家户户,栋栋新楼拔地而起,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该县在实施“能人治村”工作中,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把所有村干部、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农业经纪人、产业大户等纳入视野,进行重点培养。对能人匮乏的村,打破地域界限,拓宽能人选拔渠道。同时,实行“两推一选”和“双推直选”办法,采取内选、外引、下派等措施,着力选拔能人型村干部,为村级班子输入新鲜“血液”。畅通 “能人”选拔渠道,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个体经营大户、返乡创业人员中找苗子、选人才,不断激发村两委班子的活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对能人村官的法规政策、工作方法、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能人村官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科学施政的能力。同时,结合“双培双带”、结对帮扶等,全面提高能人村官依法治村的能力。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民主评议监督制、绩效待遇挂钩制、不称职调整制的“四制”管理制度,实现村级党组织书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目标,确保能人村官健康成长。建立村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建立在任村干部养老保险和离任生活补贴制度,逐步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同时,把政治激励作为重要手段,激发能人村官的政治荣誉感。
通过实施能人培养工程,该县一批实力雄厚的个体私营老板、市场营销经验丰富的种养大户、有知识有文化愿意扎根基层的有为青年、具有较高威望的乡土人才不断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形成了“能人治村”连锁效应。吕河镇冬青村党支部书记王学知是狮头柑种植大户,他带动全村80%以上的农户种植狮头柑,注册“冬青”牌商标,目前已建成果品专业村,全村发展狮头柑1200亩,年产狮头柑150万斤,产值500多万元,人均增收5000多元。铜钱关镇孙家坡村在外创业有成的年轻党员牟飞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后,投资50余万元,带领群众共同发展林下养鸡,群众发展有了希望,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显著增强。段家河镇弥陀寺村养猪大户周贤枝担任村干部后,依托区位优势组织群众发展圈-沼-果“三位一体”循环农业模式,创出了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条新路子。目前,在能人村官的带动下,全县已建成各类专业村136个,“一村一品”示范村100个,建立产业基地180个,组建专业合作社和协会652个。棕溪镇王院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带领全村群众,依托烟草产业协会,通过土地流转,组织剩余劳力在安康河西镇发展现代烟草产业示范园811亩,实现了跳出王院发展王院的目标。同时,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发展路子,组建王家院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环保粉条,延伸农业产业发展链条,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积累。去年,该县发展烟草10.6万亩,产值2.2亿元;生猪出栏45万头,发展订单魔芋2.2万亩,黄姜10万亩,特色林果10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96元,同比增长26.9%,创建成升级晋档一类村17个,二类村182个,三类村101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