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安康“五抓”促进畜牧产业再现新亮点

    作者:王曾萍 时间:2012-10-30 08:19 来源:市农业局 字号: 打印

      今年来,安康市畜牧产业发展突出“品种上抓特色,技术上抓高端,思路上抓联盟,典型上抓园区,管理上抓考核”的发展思路,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狠抓产业化经营,规模养殖和林下养殖示范点建设,促使全市畜牧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品种上抓特色。全市畜牧产业在品种上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品种上做文章,在优质上下功夫,在高效上找出路。在生猪养殖上立足地方资源优势,狠抓良种良繁体系建设,以阳晨祖代良繁猪场、镇坪纯种猪繁育场和石泉双樟牧业有限公司种猪场生猪良繁体系建设为中心,辐射带动其它各地,目前,全市共有存栏50头以上的良繁大户(场)636个,共建生猪人工授精站184个,输精点668个。在养鸡、渔业水产、其它养殖上积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突出抓好特色品种养殖,增加养殖户的收入,提升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有效的促进了全市畜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技术上抓高端。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规模养殖场为抓手,以强化关键技术措施为突破口,在技术上综合运用现代企业集成技术,采用高科技手段对生猪进行健康检查,繁殖调控、营养供给饲喂自动化等,提升畜牧养殖效益和水平。全市养猪大场(户)发展到16000个,千头以上规模化标准猪场发展到510个,万头猪场发展到48个。已发展肉品加工企业14家,加工能力达到380万头,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140多个。
      思路上抓联盟。为进一步推动生猪产业发展,建立推行了生猪产业联盟“阳晨模式”,通过龙头企业阳晨公司实行“五统一”运作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阳晨公司和加盟生猪企业为主体,以整合各类资源为抓手,以利益共享为纽带,充分依靠金融及社会各方的配合支持,实现合作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形成风险担保,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有效解决了中小型养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资金、技术、管理、物资、销售等各种环节的不足问题。从而形成合力,提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共同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推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市入盟企业达40家,阳晨通过反担保为各联盟户融资7050万元,派驻场长15名,提供技术服务500余人次,财务服务370余人次,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有效扭转了联盟户的经营局面。
      典型上抓园区。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以培育典型为核心,以发挥典型示范辐射作用为重点,促进了畜牧产业的发展。在去年发展生猪养殖大村大户的基础上,突出抓好规模养殖场的培育和现代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畜牧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水平,挖掘发展潜能,增加饲养量,提升生产效益。目前,全市56个现代农业园区配套56个万头规模养猪场已逐步分批启动建成。据统计全市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达到6833个,其中,千头场526个;5000头以上场70个,万头场57个;存栏5万只以上鸡场12个;存栏400只以上羊场11个。同时,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号召,狠抓了林下养殖示范点建设,年初规划确定林下畜禽养殖示范点10个,其中养鸡示范点8个、养羊示范点2个。目前10个示范点已全面开工建设,进展顺利。据统计:目前林下养殖示范点已存栏羊460只,出栏134只,鸡出栏18万只,存栏14万只 。
      管理上抓考核。为进一步提升全市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量化考核指标,出台了畜牧产业建设考核办法,将各县区的畜牧产业列入单项考核。把完成年度畜牧产业发展目标任务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狠抓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各级干部的工作成效评价、评优树模、奖惩任用挂钩。并对考核前三名的县区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对未制定且未向社会公布本县区生猪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或当年出现强制免疫病种疫情的县区不受奖,并全市通报批评;凡因作为不当造成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