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中国柑橘研究所研究员刘晓东11月8日至11日考察汉中柑橘生产时表示,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陕南柑橘的品质是中国最好的,其口味浓郁、甜度大,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对“十一五”陕南发展“绿色产业”有重要借鉴意义。
刘晓东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在我国柑橘界有较高权威。他认为,现在看来,汉中、安康市沿秦岭南麓虽是柑橘生产最北缘地区,但该地区光照资源非常丰富,较之湖北、重庆等地光照多4-5小时。南方诸多地区由于阴、雨、雾天多,与陕南相比,年光照少400小时左右。因此,陕南柑橘含糖量高达12%以上,而南方其他地区不足10%。过去,汉中、安康许多县柑橘之所以没有大发展,主要原因是怕柑橘在冬天低温度时被冻死。随着全球气温逐渐变暖,刘晓东认为,柑橘在陕南越冬已不成问题。从多年生产实践分析,陕南柑橘由于光照好,色泽艳丽,商品性能好,且成熟早于南方诸多地区15-20天,一般在9月中旬即可上市。加之陕南柑橘产地温差大、糖和干物质积累多,口味浓郁,迎合北方人的口味,在西北、东北和俄罗斯市场备受青睐。同时,由于与北方市场近,运输成本低,市场极有竞争力。
目前,汉中、安康两市共有柑橘20多万亩,其中城固柑橘面积最大,达13万亩,产品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优质果品,5万亩通过了国家绿色果品认证。刘晓东认为,在秦岭南麓的南郑、城固、勉县、紫阳等地规划发展100万亩柑橘应是可能的,这样就可产出上百万吨,满足北方市场和出口需,为陕南一方百姓致富创造条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全市冬春季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紧急会议在安康宾馆召开[ 11-28 ]
下一篇:安康市技工学校高度重视传染病预防工作[ 04-24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