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文化:硕果累累献礼“十八大”

    作者:唐友彬 时间:2012-11-12 17:54 来源:紫阳县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紫阳文化发展持续给力,文化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喜事连连,营造了喜迎十八大、献礼十八大的浓厚氛围。
      10月,由安康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文联举办的“联通杯”安康市首届广场舞大赛在安康市金州广场落下帷幕,紫阳县广场舞蹈队喜获大赛一等奖,县委宣传部获优秀组织奖。
      9月,由中央电视台、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感知陕西,尽览人文”2012全国电视联合采访活动评奖,反映紫阳籍著名作家、安康学院教授李春平为故乡“圆梦”的电视专题片《郎在对门唱山歌》喜获一等奖。
      8月,由安康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和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第三届安康市文学艺术类精品创作奖(舞台艺术类)尘埃落定,紫阳县荣获四项大奖。
      7月,紫阳县老来俏表演队应邀去韩国参加了“2012年中韩老年文艺、健身、书画交流活动”,广受好评,载誉而归。
      6月,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获“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并陕西省委宣传部被推荐报送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评审……
      年初,由紫阳县委宣传部推荐上报的项目《郎在对门唱山歌》荣获“2011年度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为了促进紫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广大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文化惠及千家万户。县委宣传部深入调研,研究部署,丰富活动形式,强化工作责任,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文化发展给力,文化捷报频传。这一连串喜人成果的背后,是紫阳县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重要举措。

    文化产业发展 人才战略先行

      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离不开人才引领,优秀文化人才是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该县高度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化能人及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县文联整合散落在各行各业的文艺爱好者,先后组建了摄影协会、书画协会、音乐家协会、音乐舞蹈协会、诗词楹联协会等文艺家协会,目前已拥有县级会员500余名,市级各类协会会员200余名,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67名,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5名。各协会成员既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骨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的推动者。他们在县文联的组织下创作、编排、演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成果斐然。有不少文艺作品在全国各地获奖,有不少佳作进入核心期刊和各种年度选本。随着文化人才库的不断升级,紫阳县文化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紫阳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狠抓文化活动 打造魅力文化大县

      该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整合,促进了各类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开年以来,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联、县文广局精心策划组织了迎新春民间社火表演、迎新春文艺展演、迎新春大型灯谜竞猜活动、迎新春大型歌会、迎新春电影晚会、中国·紫阳第八届富硒茶文化节系列文化活动、紫阳县七一歌咏会、工会职工“迎十八大”文艺展演、“庆双节”紫阳民歌擂台赛、“展文明风采,向十八大献礼”文艺展演活动等一系列群众参与广、影响范围大的大型文化活动。还积极推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倡导广场舞、太极拳、剑舞、扇舞等群众自娱性活动。县文联特邀专家创编的以紫阳民歌旋律为舞曲、以原生态劳作为素材、吸取了秧歌元素、具有鲜明陕南特色的“紫阳民歌秧歌”的成功打造,使紫阳人有了自己的舞蹈,“唱紫阳民歌,跳紫阳舞”,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歌舞的完美结合,开启了紫阳歌舞的新风尚。紫阳县音乐家协会主抓的“紫阳民歌进社区千人普及活动”的推广,使成百上千的“杂牌军”走上了文化活动“大舞台”,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各类文化活动风生水起,增强了群众文化活力,培育了自觉、自信、自强的文化品格,加快了打造魅力文化大县的步伐。

    创新发展模式 开掘文化资源

      该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鼓励和支持企业冠名、社会赞助多种方式投资举办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出资、群众唱戏”的运作新模式。2012年,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联负责,成功举办了由四川远景尚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紫阳分公司冠名赞助的“‘尚都杯’紫阳民歌大奖赛”,设奖总额超过20万元,吸引了安康市内外近千名选手参赛,影响大,效果好,实现了“政府投入少、企业树形象、群众广参与”的“三嬴”格局。
      通过对人才战略的实施,对文化活动的引导,对各类文化资源的开掘,促进了紫阳文化人才的成长,增强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自觉性和广泛性,探索出了文化活动运作的新模式,为切实推进紫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