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紫阳县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推行基层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上墙制度,实现了廉政风险防控网络在全县范围内全覆盖。
规范流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绘成流程图,明确了风险类别、风险岗位、风险级别、风险点、风险防控、风险考核、风险修正等具体工作流程。各镇各部门领导干部以“流程图”为指导,结合各自岗位职责和对权力运行的要求,切实增强廉政风险防控意识,自觉落实防控措施。同时,把“流程图”挂上墙进行公示,使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在阳光下运行,进而促进管理工作更加便民、高效,办事办案程序更加规范、简化,机关效能不断得到提高,推动了权力制约由“人盯人”向“机制盯人”的转变,促进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公示制度,优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是预防腐败的关键,按照“一项权利一项制度、一个风险点一套防控措施”的原则,着力优化“以风险排查为基础,以群众监督为重点,以自我防控为视角”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各镇各部门针对在权力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及时排查风险,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完善制度,优化机关管理,确保各项权力运行和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行,建立健全“谁在岗谁防控,谁主管谁监督,谁监督谁负责”的责任机制,实行分类防控和分级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的立体监督体系。
加强防控,提高风险防控预警能力。各镇各部门按照职责范围,采取岗位自查、不同岗位互查、领导帮助查找和集体排查等方法,认真梳理每个岗位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上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设置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预警体系。建立“教育在先、制度制约、监督及时”的防范机制,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规范工作职责,制定防范措施,完善预警机制,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开展。
狠抓落实,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通过广泛宣传和干部参与,全县上下廉政风气空前浓厚,党员领导干部的风险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学习和感悟中不断增强,使得大家从被动接受这一管理模式,到主动“识风险、定制度、重执行”,把遵守廉政风险管理作为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手段,达到了自觉防范风险的目的,确保廉政风险“找得准”、“防得住”、“控得牢”,做到“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岗”,建立以工作岗位为点、工作程序为线、监管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