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增长势头突飞猛进,我市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如何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十二五”建设美好安康的需要,也是“双创”目标实现的需要。
“生态环境”是双创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卫生城市以及园林城市创建的基础,创建的过程则是对打造更优美生态环境的有力推动。
近年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将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中,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在这一点上,安康人既有十足的底气,也有切身的体会。
“哇,这水好清啊,能不能喝啊?”4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在陕西安康宝业丝绸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间,看到污水经处理后变得清澈透亮,宛如纯净水,我们随同采访的一位同事快人快语。
“以前厂区周围有一股臭味,现在不仅没有味道,经过处理的水还可以养鱼,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宝业公司设备动力科郑文华解答。
陕西安康宝业丝绸有限公司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茧丝生产企业,以前的生产污水直排,对河水造成严重污染,影响村民的健康。2008年在争取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下,投入资金900余万元,购进了污水处理设施,该项目建成后,年可节约2000吨标准煤,节电50万千瓦/时,节水100万吨、减少废水排放100万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企业治污设施建设增强减排能力。同时,组织精干力量,在全市18个城镇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对矿山开发等重点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处理、回用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置情况进行集中整治,督促企业建立环境保护规章制度,落实尾矿库环境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机构,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
不妨让我们一一对照考核指标要求,感受绿色安康的生态诠释。
指标要求,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需大于或等于220天,而我市达标天数一直稳定在350天以上,2008年360天,2009年362天,2010年357天, 2011年362天,每年达标天数远远大于指标要求220天;指标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而我市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并且全部为三类以上水质;指标要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我市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为64.26%、83.12%、87%和83.67%,达到≥60%的指标要求。
在创建工作中,中心城区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点,集中开展再建工地粉尘、宾馆餐饮业排烟、车辆禁鸣、主次干道门店和娱乐业音源控制为重点的整治和“六小”行业联合执法检查,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4分贝,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
据市环保部门介绍,2009年频繁接到金苑酒店周围住户的投诉,反映酒店厨房的油烟严重污染了周围住户的生活环境。市环保局于同年10月份在金苑酒店召开了安康城区餐饮服务行业烟尘、油烟治理现场会,邀请专门做油烟治理的厂家来给餐饮业做讲解,让其通过安装油烟净化设备避免油烟污染扰民。通过宣传讲解和治理,截止2010年5月份,城区共有金苑酒店等34家餐饮企业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农村生活环境同步得到了较大改善。作为我市五个生态示范点之一,恒口镇安乐村的变化有目共睹。该村共380户2000余人,过去,村民把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在沟道边,对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2010年,争取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后,按照40户共用一个垃圾收集屋的标准,目前已建成了5个收集屋,由环卫站统一清理,两天清理一次,大大改善了过去垃圾污染问题。记者在该村看到,村上鼓励建造了汉滨区硒峰生态猪场,地上养猪,地下修建了3个100立方米的沼气池,除了收集猪粪还能解决周围20余家人畜粪便排放问题,产生的沼气还能供猪场取暖。不仅如此,该村正在修建的1处人工湿地,将在处理村民生活污水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近年来的综合整治,流经村子的月河从原来的劣五类水变成现在的三类水。
这一切,源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市领导也多次就环保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和作出重要批示。几年来,我市从水、气、声、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采取得力措施,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