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绿色安康 > 正文内容

    我市评估全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

    作者:佚名 时间:2013-01-24 10:39 来源: 字号: 打印

    2012年第58期(总第128期)

        安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12月6日


    我市评估全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

        2012年11月,市卫生局、市医改办组织对全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进行了市级评估,副市长张全明亲自带队对汉滨、石泉两个县区进行实地抽查检查和评估验收。
        2012年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今年2月、3月市政府两次召开市医改领导小组专题会议,4月市长郭青亲自主持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相关工作,明确我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全面推开、积极跟进、稳步发展、力求创新”的原则,提出坚持政府主导、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等要求。4月25日,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大会,明确今年5月1日和7月1日,分两批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同时成立了由副市长任组长,发改、卫生、财政、编委办、人社、物价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安康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市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按照职能分工,先后制定出台了《安康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及《安康市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经费补偿办法》、《安康市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方案》、《安康市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和《安康市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等措施和保障政策,确保改革顺利开展。7月下旬,市医改领导小组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并发了通报。
        11月初,为及时掌握改革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根据省卫生厅、省医改办有关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行阶段评估的统一安排,我市高度重视,迅速启动落实评估工作。11月中旬,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在各县区自查的基础上,抽调医(发)改、卫生、财政、人社、药监等医改主要成员单位工作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对10县区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11月下旬,副市长张全明、副秘书长陶柏林及市卫生局长彭有庆、副局长杨彬、陈律再次带领市卫生局、市医改办11名工作人员,重点对汉滨区、石泉县两个县区进行了抽查检查和评估验收。评估验收期间,督导评估组按照省卫生厅、省医改办《关于印发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阶段评估方案》,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访群众的方式,先后查阅了两县区公立医院改革的有关文件资料,实地查看了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和妇幼院,并就两县区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行了定性评价和量化打分。
        经全面评估,我市十个县区政府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平均得分为145分,县区医院、中医院、妇幼院平均得分分别为109分、100分和96分。通过积极努力,我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基本如期完成,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政府保障责任逐步落实。全市县级公立医院财政保障机制初步形成并逐步健全完善。二是“以药补医”机制得到彻底改变,药品“三统一”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和“三统一”管理,基本实现以县为单位统一采购、配送和结算管理。三是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到位,全面实现“五升两降两取消”目标。四是县级公立医院运行和监管机制初步建立。以理事会为主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形成,全行业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五是县镇一体化管理全面铺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在县级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形成“宁陕模式”的基础上,旬阳县突出改革中的“两升两降三加强”(即提升财政保障、医疗服务能力,降低药品和服务价格,加强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及运行机制建设),初显“旬阳模式”;岚皋、紫阳、石泉、平利等县积极行动,以干克难,改革规定动作基本完成;汉阴县医院、汉滨区第一医院和旬阳县中医院分别在优质医院创建、临床路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屈孝旭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